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野生萧山女子图鉴|想要继续“撒点野”,这个姑娘“好大胆”!

更新时间:2022-05-12 08:47:49    内容来源:萧山网   

2016年,叶家的“丝绸画缋”以西湖山水题材系列礼包,进入了G20杭州峰会国礼遴选百强,期间,“丝绸画缋”手包作为文化交流之礼赠送东盟各国,让这项古法技艺穿越千年被更多人认识。

“非遗”既是历史发展活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其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是非常丰富、多元、深厚的,深藏着民族记忆的独特密码。

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是民族繁衍生息的需要,是文化复兴的需要,也是不断增长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但是——

如何真正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如何从对非遗的“博物馆式”静态保护中走出来,在非遗生成发展的现实环境中进行保护?

这是一个严峻而又沉重的课题。

时代是出卷人,答案在哪里呢?

跟着萧网君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20余年承一艺

一针一线、一笔一画讲好萧山故事

细小的钢针捏在她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左手熟练地向上拉着线头,随着线团缓缓转动,丝线在她手里慢悠悠地舒展开来。在她高低不等的双手之间是一条长长的细线,而细线的背后是叶沣仪微微倾斜着的侧颜,在灯光的映衬下,静美柔和。

80后丝绸画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叶沣仪,自幼在父亲叶建明的熏陶下,苦练画缋技艺,为每一件作品赋予温度和“灵魂”。

图片

图片

丝绸画缋,我国古代宫廷织物设色工艺,选用上等蚕丝织造绢料作为艺术载体,色彩鲜丽,色牢度极佳,采用传统制式手法,按皇家院体风格制作,在织物以染、绘、绣、泥金、刻版、洒金等多种工艺技法的传统美术项目。它“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最初用于宫廷礼服上衣下裳、旌旗等,唐宋时期已达到高峰,伴随宗教、文化、艺术交流海外,对亚欧大陆纺织艺术产生延续至今的影响。到了清朝,仍是出口的主要工艺品之一。目前,国内能完成“丝绸画缋”完整70多道工序的工艺人并不多,而这些技法要如火纯青,至少要10年以上的训练时间。

择一艺,终一生。叶家的画缋技艺,传到叶沣仪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

图片

图为叶沣仪正在进行——“绘”

近日,记者在杭州画缋美术馆见到叶沣仪。她告诉记者,画缋于她就是或许命中注定。“我打小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是自家绢料做的,再加上从小就在我爸爸身边看他制作,画缋每一天的变化都不一样,感觉特别生动,可能父亲就是这样让我在游戏中了解、体验了画缋,自那时起,我便对画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有用手抚摸这些绢料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成为了自己。”二十多载光阴过去,如今再聊起从艺起源,叶沣仪仿佛还是那个围着父亲工作台转,跟从父亲学习技艺的小女孩。

72道工序、上万种色彩

什么天气适合什么工艺 

她心里“门儿清”

暮春清晨,温度适宜,趁着天气晴好,叶沣仪来了兴致,决定开始试染,看看之前储存的染料成色如何。每次染色前,她都充满着期待。因为,即便是同一缸染料,同样的天气温度,同一双手,同一块布料,每次染色出来的效果,都是不可预料的,一层一染间都能呈现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变幻莫测的美,正是叶沣仪对画缋最痴迷之处。

“什么样的天气适合什么样的工艺都不一样,比如,阴天就不适合进行染、绘等;因为那些颜色是有性格的,天气、时间、季节、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颜色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幻莫测的美,才成就了每一块画缋作品的独一无二。”她尊重每一种颜色的个性,仔细顺应并发掘它们的美。

图片

图片

“青出于蓝”的画缋技艺从远古走来,历经了数代人的心手相传,成为一幅幅最深沉的画作。千百年来,这朵绮丽的民族非遗之花仍在萧然大地上持续绽放。而像叶沣仪这样的传承人,正用自己的匠心和执着,在一块块不起眼的绢料上书写着延续千年的缋染传奇。

叶沣仪告诉记者,“技法染”有“三最”,技艺最繁复、最考验耐性、最耗时。

然而,叶沣仪却爱迎难而上,她执着地为它奔波。“‘技法染’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每天练习可能就只能学个皮毛,那就成了画猫画虎难画骨了,我创作期间也会勤加练习,为的就是保持手感。”

图片

这是一代代叶家守“艺”人的造物之美,也是一份份匠心坚持。

从方寸1尺到乾坤之大

几代人接力传承好时间里的惊叹

找到丝绸画缋,就像找到古老的密码。叶沣仪跟着与绢料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凭着一腔热血,还有她一个亮晶晶的热爱的眼神,把自己的初心坚持了20余年。

在这20余年的时光里,她验证了自己笃信的那个东西是存在的,父亲那双带着薄薄茧子的双手,就是最好的引领。

图片

从2012年正式将传承丝绸画缋变成一份事业,叶沣仪对自己想做的事情越来越执着。她觉得自己有幸遇见丝绸画缋,从事了这个事儿,就有使命和责任尽力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那以后,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应邀参加非遗展览、手工艺展览,她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汲取着每一份经验与养分,并通过各种实践,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把它传递给身边和她一样热爱这件事的人们。

她把她学习的、掌握的、消化的所有知识技法和传统文化都融化在了她的作品与创作理念中,云淡风轻地绘染着一块块绢料缝制成丝巾、手包、披肩、旗袍等,呈现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图片

“我想为未来留下点什么”

从“原生态”到“新生代” 

让非遗“妙手回春”

图片

日前,第四届“萧山工匠”认定结果出炉,叶沣仪荣获“萧山工匠”称号,这更加坚定了她发扬光大“丝绸画缋”技艺的信心。“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技艺,应取精华,融入当代,不能让它最后只进入博物馆。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门传统项目,进入新的起点”,叶沣仪表示。

“对传统工艺的保护,我们现在保护起来集中展示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我们将它们纳入到了生活中。传统工艺,只有活在生活中,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原生态”是非遗产品最宝贵的生命力、财富力、发展力,是它们区别于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本质特征。对非遗产品来说,人的气息、人的气质物化是第一位的最本质属性,它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是固化的人文符号。情怀在,薪火就不会熄。

从“原生态”走向“新生代”,只有跨界相生、创新发展才是最关键的推动力。

图片

让非遗之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手艺人有了腾飞的勇气和力量。民间文艺家,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生力军,是传统工艺振兴的主力军,他们是“原生态”的守护者,更是“新生代”的拓荒者,活态传承的伟大工程,离不开他们的奉献与担当。

“曾经,我以为做画缋会耗费10年、20年,如今,我觉得做画缋将用尽一生。”叶沣仪说:“如果我能坚持一生,我就是最幸福的人,如果还能为未来留下点什么,那就更好了!”

采访手记

有时,叶沣仪会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绢布衣裙、原木座椅、手工茶具,院子里散发着清香的蓝草,身旁的蓝猫“霸占”在她的电脑上,水瓶里插着几枝睡莲,时而静静地涂抹着她脑海里的色彩,仿佛在以自然的方式对快捷的生活做一个小小的抗议。安谧的夏夜,干完一天的活儿,不经意抬头,天上的星星分外明亮。她说,感觉那个时刻和老一辈们生活过的日子是一样的。


作者:图文 | 记者 周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汤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