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且看!靖江“00后”农二代守护在一千亩的田野上

更新时间:2022-05-05 09:59:38    内容来源:萧山网   

五月,春风吹绿了江南,也吹忙了萧山区这位“新农人”的生活。

在萧山区靖江街道花神庙社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意跃入眼帘,在春风的轻抚下,含蓄着生机。这是“00后”农人袁佳伟的牵挂之地,也是他准备长期坚守的根据地。

实现稻田的小确幸

2000年出生的袁佳伟,是名副其实的“00后”,当周围的同龄人还在为日后的职业奔波忙碌时,他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图片

袁佳伟

袁佳伟投身农业,还得从他父亲袁世荣说起。早年间袁世荣一家做的是水产生意,直到这些年才慢慢开始承包田地干起了小麦、水稻种植,并创办了杭州世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此后,眼看着自家小麦、水稻的产量越来越高,承包的田地越来越多,袁世荣却难抵岁月的侵蚀,每天都与爱人在田间忙碌,疲惫不堪的背脊也渐渐弯了下来,袁佳伟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在萧山的务工人员启程返乡。疫情的肆虐、工作的辛劳使得聘请工人干农活变得难上加难,再加上公司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土地承包数量,所有的担子一下子都压在了袁佳伟父母的身上。于是,2021年的时候,袁佳伟毅然放弃事业单位的工作,选择回家帮助父母分担家里的工作量。

图片

有人常说,80后不愿种地,90后不会种地,00后不谈种地,可以看出,选择农业,是一条不平凡且充满未知的道路。但对于那时候的袁佳伟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播种、收割、烘干等一系列的操作,都让这个在之前从未接触过农业的“00后”倍感新奇。

回到家后的袁佳伟开始跟着父亲一点一点学习农业种植,并慢慢熟悉种植的整个流程。“这不像和人打交道,土地是最真实和无私的,它会将我注入其中的热情和汗水都毫无保留地回赠给我。”

接触农业一年多,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翻土机翻土,收割机收割,烘干机烘干等技术。在和父亲的探讨下,他还去学习了无人机播种和撒药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如今,从大学生到“新农人”,袁佳伟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专业的“粮二代”,一千多亩的田地被他掌握于股掌之间。

图片

在他眼中,农业是神圣且真诚的,每到麦子、水稻成熟的季节,满眼的金黄仿佛让他置身于天堂,感受水稻带着韵律的轻抚,心中满是成就感。

“我不认为农业就是别人误认为的土里土气,相反在这个行业,我能够展现作为一个青年的担当。每个行业都应该有新鲜的血液注入,我身边的朋友也都充分了解我的工作内容和作息时间安排,他们有的还毛羡慕我的嘞!”袁佳伟如是说。

在稻田里坚守“金黄”

“春收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年种小麦、早稻、晚稻三季,趁着天气晴朗,收割、烘干、运输,是袁佳伟一家子的头等大事。

“最忙的是烘干的时候,因为要不断添加新的稻子进去,所以得有专门的人守着。那个时候每天只能睡大概四个小时,连续一个多月都是这样。”

图片

在袁佳伟家承包的土地上,一座钢棚拔地而起,里面摆放着农耕要用到的翻土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等设备,这是他们家生产的主力军。眼下恰逢春耕,结束小麦的收割工作后没多久,就要开始早稻的播种,每到这个时候,袁佳伟每天都得去看看自家的稻子,记录他们的生长状况。在他的眼中,粒粒稻子都是他悉心照料的“孩子”。

图片

“现在收割有专门的收割机器,人只需要坐在收割机上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收割任务。但是有的时候收割机还是挺浪费的,割过的地方还会有一些麦子被遗漏掉,他们就这么躺在田里,我看了挺可惜的。但是那么大的田,我们又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精力去全部捡起来。”袁佳伟惋惜地说,如何将损耗减少到最低,这也是接下来需要他去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除了麦子收割浪费,如何更好控制无人机播种、撒药,加快烘干速度,培育新品种,提高小麦、水稻产量等问题也使这位才接触这个行业一年多时间的“00后”萌生了学习新技术、自主创新种植方法的念头。

对于从小在田间长大的袁佳伟来说,乡村的巨大变化让他在欣喜之余,也确定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他暗下决心,要不断汲取经验,学习新技术,实现耕、种、管、收、烘、运各环节全面机械化,成为一名“爱农业、懂技术、精经营”的现代化职业新农人。

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扎得更深,看得更远,相信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苦中作乐成了袁佳伟的新乐趣,操作无人机在广袤的田间穿梭,他笑得格外开心:“感觉像是自己在飞翔一样,能看见这样一片金色海洋,我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相信自己能做好,既然已经开了头,那肯定不是三五年就不干了,我想一直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不仅要做,还要做好。”

图片


作者:文字 | 见习记者 於泽川  编辑:汤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