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萧山人为什么不吃本地大米?这个“女农民”有点“不服气”

更新时间:2022-05-03 13:50:00    内容来源:萧山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临浦镇南江村的稻之鸿家庭农场,沉甸甸的麦穗缀满了枝头,风吹麦浪,满目金黄。

杨国平却暂时无心欣赏这丰收的美景,作为这片土地的“掌门人”,麦子熟了,她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图片

一脚踩进泥巴地

父亲在农业机械行业耕耘了几十年,在他的耳濡目染下,85后的杨国平,也已和农机打了十余年交道。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谈起这些冰冷却朴实的机械,杨国平如数家珍。

那时的她,主要负责机器的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用她的话来说,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对农业的了解仅限于机器的运作和维修保养,尽管客户都是萧山周边的农户,对真正的田地却是知之甚少。

直到三年前,萧山发布了《杭州市萧山区加快创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34岁的杨国平突然有了一股没来由的冲劲,她想要乘着农业振兴的东风,在这个她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领域,闯出一片天来。

杨国平的父亲最初并不支持她的转行。

作为曾经历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时代的父亲,并不希望女儿去吃这样的苦,也怕她是三分钟热度。

杨国平的心里同样打着鼓。

在接触农机行业之前,她仅有的农作经验,便是在小学时,跟着父母下田插秧,卷着裤脚,戴着草帽,忍受着头上的烈阳,同时还要时刻提防脚下的蚂蟥。

那时的辛苦还历历在目,又要“重蹈覆辙”吗?离开自己熟悉的农机行业,去陌生的土地“开荒”,真的能做到吗?

纵然怀着诸多顾虑,这一次,杨国平的“三分钟热度”却在她心头烧成了一把越来越旺的火。

土地好像在召唤她,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使命感驱使着杨国平奔赴她的“战场”。

一脚踩进泥巴地,杨国平才发现,自己是个真真正正的“小白”。

起初,她认为,与父辈不同,新时代的农业不再仅靠双手劳作,看天吃饭,现在各种农机应有尽有,自己只需在一旁统筹全局即可。

但真的下了地,她却只能对着农机干瞪眼,空有帮手,无处施展。

农机只能取代机械化作业,无法代替农人作出时节的判断。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对农人来说,有很大的讲究,她却一头雾水。

这时,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找上了杨国平,原来,区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种粮户进行集中培训,这可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图片

跟随农业专家走访种粮大户

除了参加相关培训,杨国平还跟着农业专家实地走访种粮大户,向他们取经。耕地、育苗、插秧、施肥……每一步她都亲力亲为。

偶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她灵机一动,转头向以前的客户请教。本就有了十几年的交情,又看到了杨国平的全心投入,务农经验丰富的客户们都对她倾囊相授。

杨国平就这么靠着心里的那股冲劲,一边摸索一边积累,迎来了她的第一个秋天。

那年,她种植的100亩地收成不好不坏,对杨国平来说,却已是土地给她最好的回馈和鼓励。


和“老伙计”们并肩作战

第二年,杨国平开始尝试扩大自己的“农业版图”。

这一次,她更加游刃有余。

从前,她通过说明书和示意图认识农机,现在,她得以和她相熟已久的“老伙计”们并肩作战。和体型庞大的农机相比,杨国平的个子稍显娇小,但却蕴含着说不出的热情和力量。

耕地、施肥,不同的农机在田野间各司其职,让一块块平平无奇的土地成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沃土。从旁观者到驾驶者,杨国平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感受到了土地给予她的归属感。

一切就绪,便只待庄稼下地。

水稻、油菜、小麦,地里的三种作物生长时间各不相同。光是水稻,也能根据播种时间分为早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

如果土地是一块锦缎,杨国平就是最用心的绣娘。她整日泡在农场,研究着土地、时节与作物之间的关系,力求让三者相辅相成。

“时间节点很重要,早稻如果能早点种植,晚稻就也能跟得上。反之,就会延误晚稻的种植,最后的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这样的体会来自杨国平的亲身经历。

戴村多山,要在山地种庄稼,便要用梯田的模式来经营,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那里的一块地,在杨国平经手之前,是村里的闲置田,还未真正种植,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山地种植水稻,最要紧的就是引水。地里的沟渠年久失修,没有水源,水稻就无法生长,于是,杨国平未能及时播种早稻。

来不及惋惜,更没有气馁,她虚心向当地的老百姓求助,跟着他们一起上山找水源,又根据地里的实际情况和地势设计沟渠的走向。

沟渠通了,今年,镇上还在田间新建了沟渠路。杨国平吸取了教训,早早为播种做好了准备。有了充足的灌溉,又赶上了合适的时机,那块地摇身一变,从无人问津的荒地,成了生机勃勃的良田。

图片

荒地变良田

“越沉浸在这个行业里,我越喜欢和土地打交道,它质朴、真诚,你悉心地照料它,它就会毫不吝啬地给你带来回报。”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3年时间,杨国平的家庭农场规模从100亩扩张到了1000余亩。每一块地都如同她的挚友,见证着她的足迹和汗水,也伴随着她的磨炼和成长。

想让萧山人吃上本地的大米

农场上了规模,照理来说,就这样稳扎稳打地发展下去,对一个新农人来说,已经是不俗的成绩。

但杨国平心中的那股冲劲仍在,农场运行的各个阶段她都寻求突破。

去年,她还需要让育秧大户代为育秧,今年她的农场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从水稻育苗到烘干的整个种植加工过程。

农场的烘干设备从一台升级到五台,每台可烘干20吨作物;施肥不再需要满村子地雇人,既劳累效率也不高,杨国平积极参与农机部门组织的无人机操作培训,如今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在一天内完成300亩土地的施肥工作。

图片

杨国平操作无人机给稻田施肥

技术改革方面进展迅速,杨国平又在产品上动起脑筋。

每次去超市,她总能看到粮油柜台被东北大米、江苏大米占得满满当当。

“为什么萧山人吃不上萧山本地的大米?我想证明给大家看,我们萧山本地的大米并不比外地的差。”

评上萧山区级家庭农场、申请GAP有机认证、注册自己的商标,杨国平并不是光说不做,多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她习惯脚踏实地做事,虽不快,却能稳步朝着目标前进。

一路走来,看到了她的决心和成果,之前并不赞同她转行决定的父亲,也在骄傲之余,全力支持着她的事业。

对杨国平来说,农业除了是产业和事业,也是一种文化,值得被传承。

这种传承,在她的家庭中便可见一斑。

如今的杨国平,自己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角色转换之下,她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反对。她的女儿们如今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对农场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也愿意随着母亲去田里“探险”。

但不同的是,杨国平乐意看着小家伙们在土地上撒欢,“未来如果孩子们想走这条路,我愿意放手让她们闯一闯。”

孩子的思想最为纯粹,大女儿在学校的实践课上,会自豪地说起家里的农场,用天真的言语,描绘出一幅幅和妈妈戴着草帽穿梭在田间的美好画卷。

除了家庭,杨国平的农场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了进来,他们带来新的技术和想法,为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年轻人只要一心想在这个行业做好,做得并不比老农人差,毕竟现在的农业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作为一名85后新农人,杨国平从前辈的手里接过担子,也期望看到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这场接力。


后记

图片

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有风吹过,麦田里金黄的麦穗仿佛在向杨国平点头致意,虽然少不了忙碌,但杨国平的心中笃定而踏实。

此情此景,让她突然回想起,三年前那个不顾一切只想在田野间干出一点成绩的自己,那时的她,也许就是在等待这样一场收获。


作者:文字 | 见习记者 汤圣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汤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