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湘湖有一群人,自称“打鸟”人
更新时间:2022-04-22 16:11:56 内容来源:萧山网
凌晨五点半,在湘湖,除了晨练或散步的行人,你还能见到一群人。
他们年龄约莫六十岁,背着双肩包,提着三脚架,扛着“巨型”相机。没有组织,却像约好般聚集在某个角落,一蹲就是几小时,眼睛紧紧盯着小小取框器,时不时翻看拍下的照片,或皱眉,或点头。
他们在“打鸟”。这是摄影圈里的词汇,意思是用长焦镜头拍摄鸟类的照片。
据2021年《萧山区湘湖鸟类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湘湖共有96种鸟类。在这里捕捉鸟类动态,于这些“打鸟者”而言,再合适不过。
01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摄影,很多扛着大炮的退休老人的回答是:“退休后总要找点事儿做,那么就拍照。”
凌风已经63岁了,退休前是精神科医生。他拍照喜景和鸟,凌风的老伴也爱摄影,不过拍人物居多,夫妻俩常结伴去湘湖取景。“一开始就是给外甥女拍拍照,也没想到就陷进去了。”
摄影这事,入门容易,进阶难。从14年接触摄影到现在,凌风摸了8年的相机,仍觉要学的东西多,光圈、快门、ios、光线……他也没报什么摄影学习班,全靠自己在实践中琢磨。
为了拍照,凌风更换了6个相机,理由五花八门:画质不好、速度不够、焦距太近……老伴偶尔也会嫌弃他相机换得快,不过同为摄友也能理解这种心情。“相机和镜头很重要的,你拍鸟俯冲,就得连拍,速度跟不上肯定不行。”
02
他第一次拍鸟是在德清。群里有摄友分享了自己在那儿拍到的白鹭,凌风觉得好看,就自己驱车一小时跑到德清。
一个双肩包,两台相机,一个拍景,一个拍鸟,这是标配。2018年,他开始频繁出入湘湖,拍白鹭,拍翠鸟,拍路上偶遇的小动物。空闲时,凌风能在湘湖呆上四个小时。
“打鸟”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凌风说:
“白鹭去捡树枝做窝,做完孵蛋,再到孵化,这整个过程都是很美好的,值得被记录。”
“你再看它们找对象的时候,那毛就会竖起来,哎呀漂亮极了。”
无需做功课,这么多年下来,凌风对白鹭、翠鸟等鸟类的习性已经心里有数,他常蹲守在湘湖荷花庄等地,对于拍摄鸟类,也有自己的心得。
和喜欢用三脚架的摄影师不同,凌风喜欢手持相机,蹲下来,与鸟平行。“你用长焦镜头放大,背景都是虚化的,翠鸟的身影就特别清晰,特别是荷花开的时候,两者呼应,美极了!”
03
8年时间,在凌风相机里留存过的相片已超数万,但他还并没有就此满足。
疫情之前,他曾最远跑到黄河、甘肃等黄河流域一带拍摄祖国的美好山河。看着相机里那辽阔大地、壮丽山川……凌风想,自己可能是再也放不下手里这台相机了。
“疫情过去了,就和老伴开着车在国内转一圈。”他笑笑,“得趁着有力气的时候出去跑跑呀。”
04
凌风拍下的照片里,鸟儿或嬉戏,或觅食,或静伫。他告诉记者,自己与湘湖的这四年,明显感受到湘湖的生态相比之前越来越好,也有越来越多鸟儿在这里安家,每每来,总能撞见自己之前没见过的鸟。
据了解,2021年,湘湖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6种、鱼类26种、浮游植物71种、浮游动物38种、底栖动物25种、周丛藻类47种。湘湖生物一片欣欣向荣。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当目光聚焦环保,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可以做什么?
也许是少开一次车,不随手乱扔垃圾,晚上早关一小时灯……我们并非专业,也无法撼动自然丝毫,可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