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妙手仁心五十载!从青年到华发,他用心架起医患“连心桥”

更新时间:2021-09-02 09:57:31    内容来源:萧山网   

“患者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作为医生应当多为他们考虑,竭尽全力帮助战胜疾病,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初见楼雁飞,眼前年过古稀的老人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交谈前,他慢条斯理得带上老花眼镜,谈话间又思维敏捷、谈笑风生,让记者耳目一新!

图片

从医50多年来,楼雁飞始终对这份职业保持敬畏,一个个医患间的暖心故事串起了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从医生涯。楼雁飞18岁开始行医,历经五十余载,一直坚定走在医疗路上。1961年,楼雁飞迎来人生第一个转折,被调配到临浦医院工作。当时的临浦医院就像是农村“赤脚医生”聚一窝,中医科和内科也没有分科,医院工作人员算上医生护士和其他职工一共就48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认真履行医生职责,帮助患者解决疾病难题,收获了病患的信任和肯定。

图片

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那天他正好负责夜间坐诊,院里来了一户求医的人家,大伯慌张地抱着孙子,呼喊着“大夫,有没有大夫!我孙子肚子疼了一晚上了!”楼雁飞闻声匆忙赶到大厅,看到佝偻在爷爷怀里的孩子,嘴上嘀咕着“肚子疼......”。他赶紧让爷爷把孩子放在诊疗床,见孩子脸色苍白、没有血色,并伴随着上吐下泻的症状,他基本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在询问家里人知道孩子晚饭时贪嘴尝了口“蟹生”,楼雁飞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想。他赶紧安排护士给孩子输液,避免腹泻引发脱水,加重病情。

“孙子在输液时,大伯隔个十多分钟就来科室找我,向我‘汇报’孙子的状态,巴不得我和他一起坐在边上,每每去输液间看望,大伯都会和我道谢。一直到孩子精神状态恢复,能和家人正常交流,大伯悬着的心也踏实了。”楼雁飞饶有兴致地讲着,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年代,内科基本都是急诊,病人到医院时都是非常痛苦,经过自己的救治看着患者病情慢慢好转,内心能感受到成就感。“你可想不到嘞,输液结束后,我给孩子配了些调理肠胃的中药,大伯激动地一把把我紧紧抱住,弄得我很是感动。”

“行医一日,就要学习一日;行医一生,亦要服务一生。”楼雁飞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

在楼雁飞眼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丰富经验,从而为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充足的知识和经验。伴随着国家对医疗从业者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身为内科医师的楼雁飞获得了去上海、北京等地医疗水平更为先进的医院培训进修的机会,在这期间和各路国内外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大大扩充了他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正是有了高水准的医疗服务质量,医患之间才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信任。

在学医路上,他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水平的提升,愈发感受到救治病患带给医生的价值。

图片

2014年,因到退休年龄,楼雁飞选择退居二线,但被单位和病患留了下来。楼雁飞珍惜这份信任,重回内科门诊,坚持到现在。挽留的背后是那份“医者不负之信,患者倾心之任”的医患情深。

即使是休息时间,楼雁飞也会加入到社区免费义诊医生的队伍,把原本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时间花在医疗事业上。“来找我的一般都是平常不怎么出门的老年人,身上道不明说不清的病症比比皆是。”他更愿把询问老年患者病情看成是聊天谈心,而他也有自己和病患独特的“相处之道”。会诊前他总会夸赞老年人精神状态不错,叮嘱他们上了年纪更加要注意日常作息饮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话语不仅拉进了医患间的距离,更为老人们的身体康复注入了一剂心灵上的良药。

在楼雁飞眼中,义诊就是他本职工作的基石;在百姓眼中,楼雁飞就是身体健康的代名词……

图片


后记

几近停笔,意犹未尽。闭上眼,脑海便能浮现出楼雁飞医师踏着沉稳坚定的步伐,行走于忙碌热闹的门诊部和病房之间。那些昂首迈步的发展年代,和楼雁飞一样的医者在那样简陋的医疗环境下默默奉献,一心扑在萧山的医疗卫生事业上,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伴随着医院的蓬勃发展,当年热血沸腾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为退休医师,从青年到华发,他凭借着不断精进的医术,以身作则带领更多的新人行走在医路上。

曾经着一身白衣翩翩少年,归来仍怀一颗颗医者仁心。生命当敬畏,医者应光荣!致敬医疗工作者们!致敬这些可爱的白衣战士们!


作者:记者 朱歆楠  编辑: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