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今天萧山这三个村人气超旺,又一次火了!

更新时间:2021-11-16 23:25:00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乡村美如画,幸福踏歌来。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萧山农村在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11月16日上午,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的与会代表们,走进红色热土凤凰、宋韵古村欢潭、秀色田园横一,从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缩影中,亲身感受萧山乡村的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

何可人 摄

“红色”凤凰 全民共富引人羡

衙前镇凤凰山脚下,有一段让萧山人引以为傲的红色记忆——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衙前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书写了党史上的“四个第一”:发动了第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发布了第一个农民革命行动纲领,创办了第一所教育农民子女的农村小学校。

代表们的凤凰村之行,便是从这段红色记忆开启的。走进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代表们一边听讲解,一边观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承载着革命历史的物件,重温着那段红色岁月,感受着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壮志。

范方斌 摄

红色,是凤凰村的本底。近年来,凤凰村不断做深“红色文章”,对村内包括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在内的各个红色印记进行了修缮提升,进一步增强凤凰村的红色文化底蕴,形成多元为核的红色文旅阵地,延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也是凤凰村的“致富密码”。参观完纪念馆,凤凰村老书记胡岳法操着一口淳朴的萧普话,向大家讲述起从“红凤凰”到“金凤凰”的蝶变传奇。“这条凤工路上有两个中小企业基地和一座游乐场,基地是集体搭架子收租金,个人搞经营赚利润;游乐场是凤凰新发展的绿色产业。”“这是凤凰乐养中心,是老人们的乐园,凤凰老人每人每年可享受到村里3万元助养金,节日有礼品,年底有红包。去年,村里还拍进一块土地,打算建造全省一流的养老康复中心,让老人们更幸福……”听着老胡书记的介绍,代表团中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关键。我认为产业振兴在共同富裕里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华深有感触地说,“在美丽乡村的打造过程中,需要找到适合于本地发展的一些产业,以此带动整个村的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赓续红色血脉,激活绿色产业,凤凰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凤凰人的共富路径一路向前。走在水清景美的官河畔,一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的民居建得古色古香,真漂亮!”“这条河的河水好清澈啊!”代表们纷纷拿起手机拍个不停。衙前农村小学校旧址、官河党群服务驿站、凤凰村史馆、凤凰村健康服务中心……代表们被凤凰村一个个“红色+共富”场景深深吸引。通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彰显官河古韵,有力提升凤凰山景区环境面貌,全面构建丰富特色场景,凤凰村正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凤凰样板。

“之前来过凤凰村几次,还参与过凤凰村的强弱电整治工作。总体感觉这些年来,凤凰村的变化很大,环境得到了很好地整治,产业发展也十分强劲,幸福写在老百姓的脸上。”来自杭州市通信发展办公室的一位代表说。

“古色”欢潭 宋韵文化焕新生

穿过大湄线,代表团一行抵达进化镇欢潭村。作为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国家AAA级景区,近年来,欢潭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以打造宋韵文化村落为主题,全面梳理村庄脉络,修缮古民居古街道,挖掘村庄历史,创新形成新时代“五义”精神,实现从环境塑形到文化铸魂。2019年,欢潭古村改造归来,以其特有的宋韵文化气息,吸引众人纷纷前来,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这地方真不错,像是个小西湖。”行走在欢潭村跨湖桥上,水汽形成的雾帘笼罩在岳园湖上。婉约古朴的田园风格,精致的设计细节,让代表们眼前一亮,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拍照。不远处,楼塔细十番演奏悠远绵长,伴着乐声,代表们穿过岳园湖,进入欢潭的核心区。

范方斌 摄

林荫中洁净的村道,小桥下清澈的河水,青山绿树遮掩的民居,一幅诗画江南般的乡村风景画映入大家的眼帘。这其中,离不开该村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以“修旧如旧”为要求,打造和谐居住环境。在进行整村改造的同时,欢潭村“以退为进”,腾退村内废弃用地,保留现有的建筑、古迹、水系、古树,重塑了“一湖、两街、三溪、四塘、五桥”的村落布局。

“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活化,欢潭给出了很好的经验,在这里,新老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来自余杭区的一位代表说。

在现场,代表们主动向村民们询问乡村建设发展、生活状况,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讨论。“欢潭的水系建设不错,如今城镇周边还有这些成片的古建筑,已经很少见了。”“这种不起眼的老房子经过墙面创作感觉别有一番韵味,像这个用书法写的‘義’字,把整个村的意境和灵魂都凝聚了。”台州市县代表讨论说。

就在大家还沉浸于乡村环境治理和水系建设的思考和交流时,欢潭村又为大家呈现了另一种“美丽乡村”的景致。一条近千米长的欢潭老街,实现了现代和古典的完美融合,各类非遗文化,目不暇接。“来来来,尝尝我们欢潭特产大岩山茶、麻糍、青梅酒。”村民热情好客,展示着进化特产。近年来,欢潭村积极推进“两进两回”,为共同富裕注入产业动力,将旅游资源和特色民俗、美食等相结合,推出美丽乡村游、名人文化游、温馨亲子游等特色线路,积极探索村民入股、村企共建等新模式,实现强村富民同步走,村集体经济收入飞跃性增长。

“此次来欢潭,不虚此行,作为浙江乡村振兴中的一个样板,欢潭在全域旅游、寻求共富上,特别是业态植入、传统和现代的融合、社会力量的招引和发动,有我们其他区县市可以汲取的经验和做法。未来,希望欢潭发展可以越走越远,村庄建设越来越好,村民生活越来越富。”一位东阳市代表说。

“绿色”横一 交汇相融农文旅

“听说横一村现在是萧山比较大的连片稻田基地,那里以前都是林木。”在行车途中,代表们看着宣传册,讨论着下一站的目的地:临浦镇横一村。近年来,横一村紧抓“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机遇,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建成全区连片面积最大的高标准稻田,依托千余棵百年古柿树,因地制宜引入如意茶室,依山而建如意山房,集中展示“如意柿界”美好景象;连片打造美丽庭院,用“降围透绿”换得全村“秀色”,实现“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的大美格局,撬动共同富裕杠杆,打响了“绿色+农文旅”特色品牌。

范方斌 摄

横一村的第一站,代表们来到了鸭棚咖啡馆。伴着和煦的阳光,代表们拿着咖啡,三五作伴,或是坐在椅子上交谈,或是看着稻田里儿童嬉戏、饲养鸭子。这处原先由养鸭棚改造的咖啡馆,如今成为横一村的网红景点。在这里,可以闻着稻香喝咖啡、吃西餐,可以定制牛仔私服和牛仔主题活动,还可以体验赶鸭子、套鸭子,抓鱼虾、抓泥鳅等接地气的农事体验活动。坐上观览车,从鸭棚咖啡馆出发,沿着鲜花簇拥的村道继续往东行进约200米,乡村小别墅、美丽庭院、竹篱笆、庭院花卉依次映入眼帘,这便是横一村面积最大的乡村居住区,美丽而安宁。“看来,横一村的村民们生活都很富足啊,民居房造得像别墅,庭院里花草旺盛,生态宜居,想在这住一晚。”

驱车驶上山腰,只见古柿林中,一座具备了会务接待和餐饮住宿功能的“如意山房”崭新亮相。“瞧瞧这大柿子,长得可真好看。”代表们漫步在古柿林中,美丽风景让大家不禁放慢脚步,身心也放松了下来。“横一村和欢潭村的风格又不一样,所有的景点更具现代化一些。”如今,横一村共有1000余棵百年柿子树,柿子寓意事事如意,因此横一村利用南河堤塘的自然走势,把机耕路修筑成如意造型,打造了如意跑道,把千亩良田打造成可参观、可研学、可体验、可休闲的多功能郊野公园,赋予农业更多“绿色想象力”。

“这么多古柿树被很好地保留下来,真是造福了一方百姓。”钱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兴笑着说,自己是萧山义桥人,横一村还是十几年前来过,如今再看,真是大变样了,“刚刚一路上看到的‘鸭棚咖啡’等都很有创意,整体规划既简洁又大气,也十分接地气,给乡村注入了源源活力。”

“横一村打造的‘萧山未来大地’让我见识了‘非粮化’整治中的智慧之举。”淳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方海珍说,“农田可以成为景观,开发旅游,带动农户增收,这个路子值得借鉴。”

红色奔涌、古色绵长、绿色活力,通过一上午的参观,萧山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斑斓色彩,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城乡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数智源源赋能、产业勃勃生机、人民福富有余。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萧山正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


作者:文/记者 何可人 黄婷  编辑:徐心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