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为民办事 > 正文

一辈子的“长征”

更新时间:2021-04-29 14:42:32    内容来源:杭州日报   

最近,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主办的“乡建中国思想展”,亮相高帆摄影艺术馆暨高帆纪念馆。此次展览带领观众“走过”36个村落,穿透历史看向今天,畅想中国乡村的未来蓝图。

“点亮杭州红色地图”活动征集消息发布以来,每天都有许多封推荐信向我们“涌来”,上面这段让我们差点错以为是展览推荐的文字,却引我们意外走近了一处“年轻”却又藏着珍贵历史真相的红色印迹。

今天,我们把它与另两处名人故居,放到一起来讲述,因为三位主人公虽来自不同行业,但他们却都选择了用“一辈子的长征”坚守人生梦想,在个人家庭与国家命运面前,毅然决然站在了国家一边。而故居里的影像,也将带领我们重回当年的峥嵘岁月。

高帆:用生命换来的历史真相 推荐人:湘湖研究院副院长许益飞

在中国摄影史上,高帆夫妇的名字是无法绕过的。他们用摄影实践参与并书写了战争年代直至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摄影史,也在历史的进程中用镜头记录了自己的云卷云舒、山河岁月。

今年1月初,高帆摄影艺术馆在湘湖慢生活街开馆,高帆先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归”家乡。不过,这也打破了很多人对名人故居的“刻板印象”。

作为艺术馆筹办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许益飞说,高帆摄影艺术馆有几个“特别之处”。

其一,它是杭州首家带有博物馆属性的摄影艺术馆。收藏和展示了高帆先生及其夫人——著名摄影家牛畏予女士几百幅珍贵照片,这些拍摄于战争期间,带有文物属性的珍贵影像,再现了硝烟弥漫的烽火年代和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峥嵘岁月。

其二,它由政府与名人后代共建。它的馆长,就是高帆之孙——高初,中国美院特聘教授。36岁的他,义务担任馆长并负责具体运营。这个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理工男,因为爷爷高帆,将事业转向了影像历史研究。

其三,高帆摄影艺术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是一个叠合在一起的“光影盒子”。

这也是高帆摄影馆的建筑语言。在刚刚结束的高帆摄影生平展上,展出了高帆于1942年拍摄的作品《八路军从太行山出击晋中攻打祁县》。初看,这是一幅江南水墨画,照片的底下部分,是行进中的八路军战士。画面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战争。高帆的人文情趣和史诗般的战争,在摄影作品中叠合在一起。高初说,“拍这样叠合场景的照片,挺少见的。这是高帆个人遭遇与时代大背景的叠合,也是他独特的摄影语言。”

其四,高帆摄影艺术馆也同时开展摄影艺术的研究、交流、传播及教育等相关活动,致力于以“红色摄影”为主题,打造萧山乃至省内的党建新品牌。今年6月,高帆摄影艺术馆就将启动建党百年展,届时将展出珍贵的中国革命视觉档案。

瞿缦云:毛泽东题词“老当益壮” 推荐人:河上镇党政办副主任王军良

2020年开馆的浙大二院院史馆里,记录着一位萧山人“以医报国为民”的一生。

他是瞿缦云,广济医院(浙大二院前身)创办的广济医校第七届医科毕业生。在家国危难之际,这位萧山河上人挺身而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作为在校学生的瞿缦云就奔赴战场,在革命军前线各部队的医疗岗位上救死扶伤,活跃于广州、汉口、上海等地。1912年,他担任总统府警卫师步兵二十五团少校军医,并加入国民党。1913年返回故乡,在友人的资助下,于萧山县城仓桥上街开设萧山第一所西医医院——萧山医院,在动荡时局中救治和守护家乡百姓。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在白色恐怖异常严重之际,瞿缦云坚定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并在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他在云石上堡一带发动群众组建农民协会,建立地下党支部,领导农民运动。党员身份暴露后,他辗转上海、南京、西安、兰州等地,1937年3月到达延安,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大夫等职务。1942年,瞿缦云六十寿辰时,毛主席亲笔题词“老当益壮”四字祝贺,现藏于中央档案馆。

回顾瞿缦云的一生,这个从河上镇大桥村走出的爱国青年,用他的脚步行走大半个中国,用所学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他所走过的路,就是中国不屈不挠顽强站起之路。

在瞿缦云的故乡,他出生、居住过的老宅子,一栋很大的徽派建筑,被改造成瞿缦云故居。王军良介绍说,瞿缦云故居以缦云先生一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他的光辉事迹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这也不断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再创新业绩、再建新辉煌。

沈佩兰:“国尔忘家”的巾帼情怀 推荐人:戴村镇文化站站长沈镇

女本柔弱,为国则强。走进戴村镇沈村村的沈佩兰故居,这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始建于民国时期,为沈佩兰出生及成长的地方,历经风雨飘摇,经过镇村两级出资修缮,已重修一新。纪念馆展示了沈佩兰一生奋斗的历程,包括“聪慧敏学 心系教育”“大义担肩 毁家纾难”“辗转浙南 教养难童”“巾帼英雄 浩气长存”四大主题。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岁月。1940年侵华日军进犯浙赣铁路沿线,在国难当头时,她毁家纾难,引导中国军队全歼塘坞之敌,被国民政府授予“国尔忘家”匾额,当时国内的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沈佩兰一下子成了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随后赴金华浙江儿童教养团任教,历经磨难抢救难童180余名。新中国成立后,回乡主持塘坞小学教务工作,并协助农会开展工作。

沈佩兰故居二楼,为沈村村史馆,生动展示了“红色沈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以教育后人勿忘历史,爱我中华。戴村是萧山抗日战争的重要根据地。早在2019年,戴村镇就投入530万元,先后启动修缮沈佩兰故居、张家弄601号民居、响石桥庙、郁达夫祖居等4处历史建筑物。去年,戴村又启动修缮郑振庭烈士墓、郭汉城旧居、后郑农会、绿衫野屋和萧山抗战将士纪念塔,总投资近600万元,修缮力度位居萧山全区第一。

今年,戴村在挖掘提炼“铁血精神”的同时,还将提升打造包括戴村镇四史馆、金萧支队(郑振庭)纪念馆、钟阿马烈士墓、郭汉城旧居等在内的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并推出多条红色研学线路,让“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作者:方亮  编辑:林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