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渭:传红色精神 做有心代表
更新时间:2021-06-18 16:00:33 内容来源:
人物简介:马继渭,衙前农村小学校督学,连任五届区人大代表。他深耕三尺讲台桃李芬芳,躬身甘为人梯无怨无悔,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萧山区功勋教师。
“同学们,我们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百年老校,理应传承‘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农小精神。”在前不久的周一国旗下讲话中,区人大代表、衙前农村小学校督学马继渭讲述了学校的历史,以此启蒙少儿,传承红色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衙前农小也将迎来100周年校庆。作为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全国第一所农村小学校,这里是衙前农民运动的理论阵地,与衙前农运的历史紧密相连,马继渭希望,在新发展阶段,赋予学校新的内涵,“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上重温校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革命故事,更激发他们心中的使命感,延续并发扬先辈的优良精神。”
当人大代表,马继渭亦是如此,提醒自己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此,他总结出“多听听、多看看、多想想”的“三多”工作方式:想方设法倾听选民声音、看基层群众生活状况、分析第一手材料,在纷繁复杂的呼声中,梳理出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抓住本质,进行扬弃与整合,完成相关意见建议。
多年扎根农村教学,马继渭自然十分关心农村教育问题,他提出“关于出台完善农村教师激励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酝酿,区里对农村教师给予了实际的津贴补助,令他很是欣慰,“就像当初农小创校的理念,让农村孩子能像城里孩子,拥有知识与希望。此举可以提高乡镇学校优秀教师的比例,让萧山各个乡镇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此外,促进民营医院规范化服务、在现行交通设施基础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帮扶城乡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精准就业,在人大代表的征程中,马继渭坚持“要做代言人,先做有心人”的理念,始终装着沉甸甸的责任心,提出了一份份接地气又确保高质量的建议,为群众排忧解难。
百姓回响
“小孩子的乐园、乡下人的学府,世界当中一个小小的学校。”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小学校,是一方点亮星光的摇篮。之于学生,他是火炬手,用生命滋润教育,用灵魂唤醒灵魂,将信仰之光传递。之于百姓,他是代言人,为基层代言、为一线发声,汇聚前行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