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第十三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区应急管理局动态 > 正文

全省唯一!萧山获国家级荣誉!应急管理“萧山样板”出圈

更新时间:2021-11-24 10:42:48    内容来源:萧山网   

近日,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受表彰人员和会议代表。会上,萧山区应急管理局被光荣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获得该荣誉的县(区、市)级基层应急管理部门。

萧山区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1月组建成立,在应对突发事件、防控疫情、治理灾害等方面严守应急防线,为维护社会安全和大局稳定发挥了作用,更是创新性推出安委会1+8机制、“1+2+N”数字应急平台等一系列具有萧山特色的“样板工作”。

党建引领 打造过硬应急铁军


打造一支思想统一、目标明确的队伍,是应急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打造了“急先锋”党建联盟、“应急红”宣讲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每一名应急干部血液。机关党组织先后获杭州市“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最强党支部”季度之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进一步锤炼队伍“战斗力”,区应急管理局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模范、培养干部,建立“执法标兵”“应急之星”评比等平时激励、战时表彰的一系列制度,定期开展业务沙龙、执法培训、座谈研讨等各类活动,激励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此外,区应急管理局打通“神经末梢”,组建了一支由24名镇街联络员和552名村社网格员组成的基层应急管理(安全)队伍,服务范围覆盖到各镇街,延伸到每一个村社,破解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重拳出击 严惩非法违法行为

队伍是基础,执法是手段,只有对非法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应急管理工作的影响力。近年来,区应急管理局抓住《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的契机,积极探索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安全生产犯罪行为,打出了一个个震慑违法的应急“铁拳”,行政执法效率和震慑效果进一步提升。

今年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办理危险化学品和建设施工领域2起危险作业罪全国首案,严惩违法行为。对于危险作业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重点案件,区应急管理局专案专办,零放过,推动办案数量从“个”到“类”、执法领域从“点”到“面”。据悉,今年已累计办理危险作业、重大责任事故、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非法经营醇基燃料等行刑衔接案件8起19人。

此外,区应急管理局还创新运用“执法+媒体”手段,通过“一月一通报、二月一曝光、三月一警示”隐患整改闭环工作法,公开曝光企业、法人,通报警示属地、部门,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今年以来,国家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副局长尚文启到萧山专题调研,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在全省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在萧山召开,萧山应急执法工作交出了“全国创首例、全省树典型、全市走前列”的优秀答卷。

实战演练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19年以来,萧山连续两年实现了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数及立案数、罚款额的“两降两升”,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这些都得益于区应急管理局快速的处置能力和严密的防控网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应急管理局承担了全区应急物资筹措调配的重要任务,累计筹集、调配各类物资260 万余件,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在自然灾害侵袭萧山之际,区应急管理局接过防汛防台抗旱等三大指挥部“接力棒”,圆满应对2019年“利奇马”台风、2020年新安江九孔泄洪和“黑格比”台风,2021年“烟花”台风等严峻考验,更是在全市率先打造24小时实体化运行的应急指挥中心,“一口子”掌握应急值班电话和110、119等社会应急联动信息,精准掌握、有力应对全区突发敏感事件。

统筹谋化 构筑应急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牵涉众多部门,只有拉紧责任“链条”,拧紧制度“螺丝”,才能确保各项安全举措落实到位。

区应急管理局结合实际,建立了区安委会和危险化学品、工业企业、旅游商贸、建设工程、城市运行、交通、卫健教育、消防8个专委会的“1+8”组织架构,打造了具有萧山特色的基层应急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全方位、高强度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遏重大”攻坚战、安全风险普查及“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大排查大整治等重点任务。今年1-9月,全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累计行政处罚2076家次,停产停业420家次,罚款2435万余元。

为进一步抓做好监管工作,区应急管理局还投入2650万元搭建“数字应急”1+2+N平台,创新“隐患管家”、“安全驾照”、“萧然战汛”等实战化功能应用场景,汇聚信息综合展示,让应急管理工作更加智慧。



作者:记者 来陈华   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