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1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1-12-31 17:49:55    内容来源:萧山区委老干部局理论学习中心组   

我国是世界上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据统计,当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为居家和社区养老,其中90%为居家养老。因此,推动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

干部退休后多在居住地附近活动,村社成为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退休干部尤其是老干部党员,受党教育多年,政治思想坚定,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较好,其言行在老年群体中有示范带动作用。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积极探索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对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动员老干部到社区报到,发挥优势作用。2019年,萧山区委老干部局在全市率先与区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联合发文,下发了《关于开展老干部党员“三服务、进村社、作奉献”工作的通知》,要求75周岁以下的老干部党员到所居住村社报到。2020年年初,又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动员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在到村社报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退休干部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制作萧山区退休干部服务指南和退休干部社区报到证,举办退休干部荣退仪式,引导退休干部党员继续发挥余热,参与基层治理。召开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老干部积极到社区报到,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优势作用。截止目前,共有1721名退休干部到所居住村社报到。

2.建立老干部特色团队,党建引领展现正能量。通过建立特色临时党支部、正能量工作室、志愿服务团队等,汇聚老干部力量,利用各自优势,持续发挥余热。如北干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成立湖滨花园社区圆桌会智库等5个老干部老党员特色临时党支部、湘韵心理工作室等5个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银河社区“红plus”等5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示范引领老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如新塘街道充分发挥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骨干作用,以退休支部书记为主要负责人,成立“云辉工作室”,以退休干部为服务主体,设立云辉导师团、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关心下一代“五老”志愿服务队等,搭建起老干部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正能量的平台。如蜀山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成立老党员驿站、“红领巾路灯精神”传承教育点、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干部“三红”工作室等,以“一站两点一室”四大项目打造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综合体。如进化镇裘家坞村,“孝义五老团”的老同志们率先垂范,筹办孝义食堂、孝义学堂,组建平安巡防队,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乡贤、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的独特作用,发挥正能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个老干部特色临时党支部、38个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及56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基层大党建中发挥作用。

3.培育金秋驿站,搭建社区共建共享平台。作为老干部“融入社区的支点”、“助力治理的平台”、“乐享乐活的阵地”、“暖心互爱的家园”,我区已培育建立了3个市级金秋驿站、3个区级金秋驿站。金秋驿站以持续加强老干部正能量作用发挥为方向,为干部退休后到社区报到、融入社区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如俊良社区心火工作室作为城厢街道第一批“金秋驿站”,建立了一支以退休干部为主体的工作队伍,团队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整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引领全社区“党建+正能量”规范化建设,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擦亮“爱心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如休博园社区金秋驿站,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及“银辉”老干部工作室,开展系列活动,搭建平台等,在老同志发挥余热的同时,满足其多层次养老需求。

二、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主要成效

1.社区关心关爱退休干部精准有力。社区以服务老同志需求为着力点,营造爱老、敬老、助老良好氛围,激发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振宁社区将每周四上午定位理发服务日,定期为退休老干部安排理发服务;休博园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成立“一吧一社两坊”,并定期开展活动,搭建活动平台,实现退休干部文体活动不出社区;金泰苑社区通过社工走访及在职党员报道机制,充分掌握本社区退休干部基本情况,定期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成立“星光老年之家”作为为老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老干部提供送餐、送戏、送节日慰问等服务。

2.退休干部助力矛盾纠纷调解成效明显。选聘有调解工作经验的老法官、老民警等退休干部,以团队形式入驻矛调中心,参与社会矛盾诉源治理。如入驻区矛调中心的“老法官工作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成功调处婚姻、赡养、买卖合同、道路交通事故等各类纠纷7951件,涉案标的达164亿元。发挥个人专业优势,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成立工作室,助力基层矛盾调处化解。如党湾镇退休干部钱关林调解工作室,发挥多年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工作室成立十年来,调处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各类纠纷1300余件,涉及金额达1亿余元,调解成功率达100%。发挥退休干部经验威望优势,巧妙化解社区纠纷积案。如北干街道广德社区,由9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老党员调解室”,发挥其经验足、威望高的优势,出面化解持续多年的纠纷积案,自2019年成立以来,化解社区居民矛盾纠纷上百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3.搭建平台满足退休干部精神文化养老需求。2019年,萧山区委老干部局会同区教育局在城厢街道、北干街道、闻堰街道等街道的社区文化礼堂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2020年,又将老年大学教学点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北干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蜀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城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藕湖浜站等,进一步满足更多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根据辖区内退休干部群体实际需要,设置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书画、声乐、剪纸、养生保健等课程,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银尚乐活”的晚年生活。同时,依托萧山区老干部志愿者联合会,邀请相关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到村社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宣传、书画摄影等志愿活动;利用本社区退休干部资源和特长优势,引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助力丰富退休生活。

三、进一步加强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思考

(一)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的思想认识有差距。我区在推进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已有不少老干部在持续发挥作用,参与社区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但还存在一部分老干部自身主动参与的思想认识不足,对退休后“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观念不够深入,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的比例也存在不平衡。同时,也存在一些部门及社区对于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引导和动员老干部参与社会化管理,实现部门、社区、老干部之间的良性互动。

2.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虽然我区通过各类举措在逐步推进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但从整体来看,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工作目标、阶段任务等都未明确,在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整体工作推进中缺乏统筹性。退休单位与社区双方也存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互通。

3.社会化管理的社会承接能力尚且不足。在推进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社会的基层服务力量、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承接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于街道、社区,其承接退休干部的能力有限,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参与活动的平台,退休干部作用发挥的引导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萧山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对策举措

1.提升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必要性认识。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化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推进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尤为必要。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化管理工作意义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强化干部参与社会化管理及全社会共同推动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意识,促进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2.加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牵头单位,由组织、人社等多部门配合,共同推进。强化退休单位与社区信息互通机制,从荣退仪式到临终关怀,将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渗透到每个环节。将干部荣退仪式与到社区报到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在干部荣退仪式上邀请所属村社工作人员到场,共同见证、介绍情况等,引导新退休干部更加顺利、从容地完成“从单位到社会”的身份转变,无缝联接融入村社。

3.增强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社会承接能力。通过建立社会团体、兴趣团队、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金秋驿站等,为退休干部发挥独特优势作用提供平台。同时加强党建引领,动员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村社党组织成员,鼓励党组织关系在社区的退休干部担任社区下辖党支部成员等,参与村社议事决策,为基层社会建设建言献策;选聘政治素质高、热心社区事务,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开展小区党建工作,助力小区党支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社区社会化管理的承接减轻负担。

 


作者:  编辑:陈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