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共同富裕 气象服务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1-12-31 13:44:02 内容来源:萧山区气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其后,浙江省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萧山被列入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基本单元”试点,聚集“数字乡村标杆地”,积极打造全省“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萧山四季分明、气候多样,特别是南部山区生态气候资源丰富,但同时台风、暴雨、强对流等各类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较高,对农村安全、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如何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美丽乡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萧山区气象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国家、省、市要求和数字乡村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地区气象监测密度不够、要素单一、梯度观测欠缺,萧山南部的暴雨易发区气象监测密度还低于5公里的网格密度。气象预测预警的准确率、时效性和精细化程度亟待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气象监测预警多是面向一定区域,预警信息一般只能保证传递到乡村气象信息员手中,但是乡村气象防灾减灾队伍素质偏低,能力不足,气象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有效性还需要不断完善,虽然将传统渠道与新媒体进行了融合,但覆盖人群还不够广。
2.气象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力度不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离不开精准精细的气象服务支撑。农村是气象灾害影响敏感区,同时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相对薄弱,针对农业不同类型的发展模范还缺乏针对性的服务产品,不能满足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服务的产品的针对性、数字化、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
3.气象服务产品数智化程度不高、缺乏针对性。乡村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为农气象服务产品仍偏重普适性、大众化。没有形成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不能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数智气象与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二、气象服务融入数字乡村建设探索
1.完善高效的防御体系助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一是通过加密乡村自动气象站、建设微型气象站,提升农村气象监测站网密度,逐步实现乡村气象监测全覆盖。二是在农村原有气象传播渠道外,新增公交站牌、乡村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一体机、5G彩信等新渠道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扩大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三是建设农村特色气象科普基地,丰富有趣、更接地气的农村气象科普形式大大提升农民防灾减灾意识。
2.赋能增效的智慧气象助力农村宜居宜业。一是“数字气象驾驶舱”全面融入乡村治理,实现村社应用全覆盖,在今年“烟花”、“灿都”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二是气象证明、气象审批事项、气象信息查询等全面落地村社政务服务一体机,农民主动获取气象信息、办理气象事务的便利程度明显提高。三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制定南美白对虾养殖气象服务规范市级标准,编制现代为农气象服务水产养殖服务手册。
3.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助推农业生产。一是构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初显成效。建成水产养殖、云石三清茶、萧山青梅、美人紫葡萄、铁皮石斛、横一村粮食功能区等7个农业小气候站,通过农业气象网站、农气APP、5G短信服务等形式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二是特色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效益明显。推广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今年以来白对虾暴雨指数保险面积1440余亩、杨梅气象指数保险面积14400余亩,茶叶保险562亩,实现全区覆盖,理赔款600余万元。
4.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富裕富足现代农民。一是开展萧山特色农产品杨梅、葡萄、水稻等的气候品质优质认证。二是发掘乡村旅游气候资源,在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上做气象加法。成功创建萧山“中国天然氧吧”、戴村镇佛山村“浙江省气候康养乡村”等气候资源品牌。推进生态气象品牌的落地应用。三是服务乡村全域旅游。做好萧山乡村旅游节、萧山杜家杨梅节、进化梅花节、美人紫葡萄、戴村滑翔伞基地、运动小镇、梅里方柿节、古韵欢潭景区、河上店景区等乡村休闲旅游的气象服务保障。
三、关于深化美丽乡村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虽然经过几年探索,特别是2021年结合五个试点村开展的气象服务案例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探索深化。
1.要在拓面提质上下功夫。要把盆景变成风景,在现有气象服务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调研,根据全区542个乡村发展特色和气候资源禀赋,按照“经济富裕型、粮食功能型、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四大型进行规划分类,凝练一批特色气象服务产品和指标,开展全域性的特色气象服务。
2.要在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上下功夫。要始终坚守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加密区域自动站建设,特别是南部暴雨易区要覆盖到每个村,同时开展南部山区地形条件对暴雨增幅的研究,不断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开展暴雨洪涝、大风等灾害风险影响预报,提高服务效益。
3.要在数智气象服务上下功夫。要全面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树立“多跨融合、一网打通”理念,升级完善数智气象驾驶舱公众版,进一步融合气象、农业、水利、地质、交通等信息数据,打造适合农村、农民的气象服务模式。同时要开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实现灾害预警与综治网格平台、农村大喇叭、乡村APP、浙政钉和农村公共平台的融合,提升预警信息的自动叫应预警能力。
作者: 编辑:陈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