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区基层理论学习宣讲 > 弄潮儿桌会 > 正文

追忆临浦的76年光影记忆

更新时间:2025-01-21 10:47:48    内容来源:萧山八千年   

在临浦老街上,有一家76岁“高龄”的老底子照相馆。褪色斑驳的门头,吱呀呀的红色木梯,年头久远的道具布景,还有多年未涨的价格,这里的一切好似都躲在了时光的褶皱里,显现出与现代化城市的格格不入。

临浦照相馆

“临浦照相馆”的名字在临浦镇几乎家喻户晓。对于周边的居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摄影场所,更是承载了几代人记忆与情感的地方。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这家照相馆见证了中国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记录了临浦居民的生活变迁。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等待着后人去细细品味。

定格历史的镜头

踏足青石古道,穿过蜿蜒巷陌,沿着临浦老街一路前行,便能寻到这家上了年岁的照相馆。

临浦照相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起初,它诞生于中沙街的一个小铺面里,狭小的房间内,一台老式相机是为数不多的家当。尽管环境简陋,却也吸引了周边无数的居民光顾。直至1953年,创始人楼吾源“一掷千金”盘下了中街9号的房产,将照相馆迁至于此。自那时起,临浦照相馆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

临浦照相馆内部展陈

1956年,随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施,政府将当时临浦镇上的三家个体照相馆合并成一家集体照相馆,成为了临浦“曙光联合生产合作社”的一个部门。到了1968年,这个部门正式定名为临浦照相馆。

而后的数十多年间,临浦照相馆经历了公私有制的变革,经营者也随之更新换代。如今的老板姚琦,已是临浦照相馆的第三代“掌门人”。

姚琦

着新衣、拍新照,对于旧时的人们而言,照相是一件极有仪式感的事情。曾几何时,这里还因地处临浦百货公司前的繁华地段,吸引着周边大量的居民前来拍照。当镜头对准每位前来拍照的顾客时,他们的脸上或期待、或紧张的,将所有的情感都浓缩在这张即将诞生的照片中。

在姚琦的记忆中,照相馆的门前常常会排起长龙,让狭窄的街道显得更为拥挤。特别是在节日或家逢喜事时,照相馆前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就连扮演“阿Q”的著名演员严顺开,在到临浦镇演出时,也曾慕名而来,留下了珍贵的肖像照片。

著名演员严顺开留下的珍贵影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临浦老街逐渐褪去了昔日的繁华。街巷内店铺的牌匾几经更迭,曾经熙熙攘攘的巷弄里,往日的喧嚣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寥寥无几的小个体商户依旧默默坚守。姚琦,也是其中的一员。

从传承到守护

照相馆是“活着的历史”。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记录了无数家庭的欢笑与泪水。临浦照相馆的墙壁上,挂满了泛黄褪色的老照片,姚琦时常会站在这些照片前,回忆着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回忆着自己与照相馆相伴成长的青葱岁月。

工作中的姚琦

作为是90年代罕见的大学生,姚琦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去了钱江啤酒厂作为企业骨干培养。然而,随着厂里生意逐渐的萧条,身边的人接连转行,站在人生岔口的他不得不思索起未来的路。

“自我的祖父开始,我们家就一直经营着照相馆。随后,这份事业又传至我父亲手中。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我对摄影艺术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那时候我选择回到家中延续这份事业,已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姚琦表示。

临浦照相馆展陈的老照片

于是,2000年姚琦回到了临浦照相馆,开启了他的摄影学徒之路。从最基础的冲洗底片开始,姚琦逐渐掌握了曝光、对焦、构图等摄影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他不仅技艺精进,更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2009年,姚琦正式从父亲接手了照相馆,至此踏上了独立经营的旅程。

“成为这条街上最好的照相馆。”这个信念被姚琦埋藏在心中。“虽然那时是刚接手,但经过近9年的学习,我已经对这里的工作非常熟悉了。所以,我更想做的是与时俱进,既能保留着我们照相馆几十年的‘老味道’,又能保证照片的质量不落后于其他的照相馆。”姚琦表示,凭借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计算机技术,他开始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处理技术。当大多同行还依赖于原有技术时,姚琦早已买下后期修图的教程书,利用闲暇时间不断练习,力求在保留老照片韵味的同时,注入现代技术的活力。

临浦照相馆展陈的老照片

“我的父亲常说,照相馆这一行业,技术第一,价格第二。只有给顾客拍出了好的照片,我们才有资格谈价格。”姚琦感慨道。从父辈经营起,临浦照相馆始终都秉持着“热情服务,质量第一”的宗旨,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拍照服务。也正因如此,照相馆才能一直存活至今,并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许多人自幼年时期便来到我们这里拍摄照片,一直持续至今,他们自己也已步入祖父母的行列;还有些人,是童年时由父母带来这里留影,如今他们自己也有了孩子,继续带着下一代来到这里拍照……”无数的故事深植于姚琦的记忆之中。对他来说,照片不只是可见的故事记录,更是连接几代人情感的纽带。

如今的临浦照相馆宛如被时光遗忘的避风港,静静地承载着往昔的回忆,却难以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步。"若有一天这里无法继续经营,我希望能将它作为一个摄影陈列馆,让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得以永久地留存下来。"姚琦相信,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那些定格在胶片上的瞬间,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吕诗蒙 朱旭洁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