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区基层理论学习宣讲 > 弄潮儿学堂 > 观点时评 > 正文

潮评丨湿漉漉的背影 也是最有安全感的背影

更新时间:2024-06-26 16:45:07    内容来源:潮新闻   

陈忠福潜入水中清理排水渠 图源:杭州发布

这是一场与暴雨竞速、同汛情赛跑的较量。近期梅雨凶猛,浙江省多地面临严峻的防汛考验。合力徒手挖掘救人、多次潜进湍急水流中清淤、组织防汛小队早出晚归巡查……浙江省各地党员干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与当地群众一起守护家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一个个湿漉漉的背影,成为了让人最有安全感的背影。

关键时刻,总有人冲在前面。6月23日下午,临安潜川镇青山殿村一处民宿门口出现积涝,村党总支委员陈忠福跳入排水渠,58岁的他4次下潜1.5米深的排水渠,徒手清淤。两次、三次……他一次次把堵在排水渠里的垃圾挖出来。在淳安县临岐镇吴峰村,村民被洪水围困,部分区域水位已超2米,临岐镇专职消防队立即前往现场救援,冒着暴雨将受困的十个月幼儿成功救出。6月24日,建德市绿源村一名71岁的老人被困家中,下半身被沙石掩埋无法动弹。“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了我们书记,第二个电话打了110”,好在救援人员和附近村民及时赶到。因为环境条件所限,大伙放弃工具,徒手挖掘沙石,把老人救了出来。“他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很感激他们”老人获救后感激地说。

“看见他们,我们心就不慌了。”风雨之中,这些被淋湿的身影,拉满了群众的安全感,散发着温暖的“浙江温度”。他们,正是千千万万个浙江基层干部的缩影。

多年来,面对台风、暴雨、洪水等各类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浙江干部挺身而出、守土尽责是一种传统。《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2004年8月13日下午,台风云娜登陆温岭后第二天,习近平顶风冒雨,与台州市委领导一道,赶到温岭市大溪镇。听说有群众被洪水围困,他执意要坐上挂机船去看望。“真正困难的地方、危险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要出现的地方,这也是责任所在。”一句“责任所在”,是和群众风雨同舟、勠力同心的鱼水深情,是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血肉之亲。

担好责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前,防汛抗洪救灾一线就是最需要党员干部们挺身而出的地方。无论是巡查隐患点、转移安置涉险群众,还是抢险救援、值班值守,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得往前站,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党员干部冲在前,人民群众就会感到有依靠,就能凝聚起同心抗灾的力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攻坚战。当然,在抗洪抢险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也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平安归来。

担好责任,要不断提高驾驭风险的能力。雨情汛情千变万化,非常考验各级党员干部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员干部须充分认识当前全省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科学研判、主动应对。要认真落实“一个目标、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持续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复杂性。同时,提升风险研判自主性和工作主动性,对突发情况果断采取措施。

不畏狂风暴雨,守护万家灯火。降雨还在继续,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作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抗洪防灾的最后胜利。


作者:评论员 逯海涛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