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南阳伞 撑起共富梦
更新时间:2024-04-10 10:17:30 内容来源:萧山八千年
在萧山南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南阳伞。在这片素有“中国伞乡”美誉的土地,伞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制伞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中国伞乡陈列馆
当时,南阳横蓬村修伞匠高渭泳,在上海从事粮食生意。回家路上,他无意间偶遇一间制作油布雨伞作坊,便产生浓厚兴趣,在作坊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学徒”生活。
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义务工作的那段时间,高渭泳一边手把手教授作坊如何煎制桐油,一边学习制作油布雨伞的工序。慢慢地,对于如何制作油布雨伞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到南阳后,他将仅有的生意积蓄作为资本,购进了缝纫机、刨子、锯齿、锉刀、竹刀、钻头、老虎钳等工具,还土法上马制造出了一台“土机器”。就这样,自己劈毛竹、刨骨子、钻洞眼、煎桐油,老婆裁剪伞面布、踏缝纫机,南阳街道的第一把油布雨伞在横蓬村诞生了。
南阳伞文化公园
或许是受到高渭泳的影响,80年代初,高家四兄弟分别创办了“南阳第一伞厂”“南阳镇伞厂”“南阳制伞厂”“南阳工艺伞厂”。到了1984年,省内外已有50多家商店与南阳伞厂签订长期经销合同,南阳伞厂也成为了南阳乃至萧山个体私营经济的一面旗帜。90年代初,当地已有制伞企业30余家,工业总产值超千万元。
“手提肩背走乡下,翻山越岭老少边,挤进城门去卖伞,冲出国门赚洋钱。”这是南阳人自称自己的制伞史的一首诗。在这里,制伞有个特点,那就是最后一道伞面缝制工艺是在千家万户中完成的。伞厂往往将农户加工后的雨伞回收、检验、包装后销售。
南阳伞展示
缝伞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工具,一根针、一根线就可在家完成操作。每天一大早,附近的农户都会到伞厂,拿伞面、伞架回家加工缝制。坐在院子低头手缝制雨伞的村民,也逐渐成为了“南阳一景”。
时光流转,转眼来到20世纪,但南阳伞业并未止步于历史。从古代手工制伞到现代工艺制伞,南阳带着它独特的风韵发展改革,把江南的文化和魅力继续延续至今。
三折伞、工艺伞、五折伞、铅笔伞、酒瓶伞、太阳伞、沙滩伞、钓鱼伞、绣花伞……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南阳伞业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不仅原材料、配件品种齐全,数量繁多,据说雨伞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到南阳就都能买到。
针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需求,南阳伞业还在各地建立了对外办事处、联络处等机构,营销上形成了较为顺畅的渠道与网络。当前,晴雨伞出口区域已覆盖包括巴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匈牙利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阳伞·共富坊
与此同时,为了让南阳伞“共富”模式可持续发展,街道还以传统伞业为根基探索打造了“南阳伞·共富坊”,构建了“1+15+N”新体系。
所谓“1+15+N”,“1”是指位于潮都社区的共富总部工坊。这里集南阳伞文化展陈中心、南阳伞企业集散加工点、南阳伞品牌展销中心、南阳伞营销网络直播间、南阳伞产业数字化信息平台(数字驾驶舱)于一体。“15”即15个村社设立的兑换站,实现伞加工、集散,便于居民就近就地增收致富。“N”即若干个“伞下相逢”工作站,缝伞人利用安置小区的一楼架空层、潮都未来社区的廊下等场所,边工作、边交流。这种新模式,实现了伞业从加工到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
南阳伞展示
如今,在这片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聚集起150多家制伞企业,具备了年制伞超3亿把的能力。漫步南阳老街,随处可见的伞元素。南阳伞·共富坊、南阳伞文化公园、中国伞乡陈列馆……入目即是各式南阳伞系列的样品,多样的花式和“可爱的潮宝宝”IP形象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
一把南阳伞,撑起共富梦。对于南阳人民来说,伞不仅仅是一项传统产业,更是一个希望、一种文化,犹如奔腾的钱塘江大潮,正带着先辈的思想信念,走向美好生活。
作者:文字 洪 钤 图片 吕文萱 视频 朱旭洁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