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区基层理论学习宣讲 > 弄潮儿讲坛 > 部门声音 > 正文

【致敬二十载 献礼二十大】陆静口述访谈(节选)

更新时间:2023-02-22 15:12:42    内容来源:萧山史志   

为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萧山的有关情况,展示萧山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实践和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区委党研室(区志办)开展了口述历史访谈项目,访谈社会各界代表人士20余名。

2022年,课题组对萧山区供销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陆静女士进行了访谈,现将部分访谈稿摘录如下。

图片

课题组:近期,供销社成为热门话题,掀起讨论热潮。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疑问:在多地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供销社,为何会突然备受关注?它的“回归”对于乡村振兴又有什么意义?

陆静:实际上,供销社一直都存在,从未消失。之所以大家觉得供销社好像早就已经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我觉得这主要跟供销社的发展历程有很大关联。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营服务组织。它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经济产物,为发展经济和保障供给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就遇到了一些挫折。进入新世纪后,供销社全面实行“以强化流通为基础的为农服务战略和集团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供销社自身也在不断的变革中砥砺前行。除了创新引领综合改革外,供销社在稳定物价和保障供给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土地托管、粮食安全、强村富民、流通网络、社村共建等方面打造了诸多成果。特别是在近几年,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利用自身优势,在抗疫情、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促生产等方面全面展现供销力量。

所以说,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三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载体。

课题组:2003年7月,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决策部署,简称“八八战略”。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学习“八八战略”的?当时有怎样的感受?2003年您在哪里工作?能否谈谈“八八战略”对当时萧山供销联社的发展有怎样的启示?

陆静:2003年我在萧山供销社所属的新江南美食城(现杭州凯豪酒店)担任总经理。当时通过萧山供销社专题会议和《浙江日报》《杭州日报》《萧山日报》以及省市区电视新闻等开始了解并学习“八八战略”。

学习“八八战略”深化了我们对办好供销社规律的认识,为供销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2020年9月24日至2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在明确供销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党领导下”这一供销社的最本质特征。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进一步明确了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初心和使命,是供销社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衡量供销社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我们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既坚持为农服务、为农发展,又强调反哺“三农”、发展为农,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两次提到“改革”,一次是在肯定成绩时讲到“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化综合改革”,一次是在提出要求时讲到“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这充分反映了改革是供销社做好为农服务、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按照“体制不活机制补,动力不足推力补”的理念,高度重视供销社体制机制的持续运行创新。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我们在全省供销社系统第一个恢复并健全了社务委员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合作制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才强社。针对供销队伍人才青黄不接、知识断层的现状,我们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看成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环节和决定因素。譬如,去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组织专场招聘;对新进人才和管理人员每年组织开展培训教育;健全完善了干部梯队建设和学历职称晋升的机制。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传承供销精神。从建社之初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到八九十年代改革发展中“励精图治、创新图强”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精神,都是70多年供销文化丰富内涵的积淀,也是“百年万丰、勇攀高峰,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万丰理念的集中体现。

课题组:缩小贫富差距是发展协调性的重要方面。浙江开展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等扶贫工作,能否谈谈萧山供销社是怎么做好相关工作的?

陆静:近年来,萧山供销社在决胜扶贫攻坚方面重点开展了资金、项目、农技、产业合作“四合行动”,较好地提升对口协作地区和薄弱村集体经济实力,荣获杭州市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集体嘉奖。

一是资金合作。先后与萧山区临浦、进化、戴村、楼塔、浦阳等镇街签订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框架协议,以消薄资金合作方式为35个薄弱村补充集体经济收入,已累计回报资金1600余万元。

二是项目合作。我社牵头协调并实施了由区慈善总会益农分会出资30万元建40个标准大棚,三围村委流转土地30亩,区供销联社和瓜沥基层供销社每年免费赠送化肥、种子种苗和提供农资科技服务,结对三围村及周边村低收入农户和残疾户“四级联动”精准帮扶项目,瓜沥基层供销社与三围村签订《精准合作帮扶协议书》。如今,萧山区首个四级合作帮扶基地已升级成为全镇“共富基地”,种植面积扩大至70亩,可供全镇70余户残贫家庭免费种植。自2017年运行以来,累计收入达230余万元,平均每户收入7.9万余元。群围和三围村的“共智富”联合体通过党建联实效、治理联未来、产业联共富,成为萧山区唯一一个市级共富联合体。与宁围、蜀山、浦阳和传化集团组建3家强村公司,探索政、企、村“三方”联建共富模式。泾游村、谢家村2个“幸福工坊”为浦阳鞋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提供配套服务,鼓起村民“钱袋子”,增厚集体“家底子”。

三是农技合作。探索构建“首席专家+专家团队+产业农合联+合作社”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建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业无人机等专业性服务队,年服务面积达23万亩次,培训人次超1200人。探索“农技部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开展农作物新、优、奇、特品种的引进、示范、展示、推广等服务,种子种苗基地115亩,年供应种子1578吨,区内粮油种子供应率达95%以上,保障了全区粮食蔬菜安全和各大农业产业稳定生产。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在临浦镇横一村等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打造了一批粮食综合功能区、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等节本增效试验区,推进了小麦晚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省级千亩高产示范方项目、钱塘区水循环生态湿地农业项目等,完成的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成为萧山区唯一入选的省级精品工程。举办农业技术下乡大型服务活动,开展农合联会员大走访,免费为薄弱村和贫困农户赠送农资化肥和种子种苗。

四是产业合作。按照“一业一联”的要求,引导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新型农业主体联合组建供销植保等11个产业农合联,共有会员超千个,连接带动农户超万家。三围芹菜产业农合联助推“小芹菜”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三围村变成了2020年萧山唯一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义盛稻虾共养产业农合联完成900亩土地流转工作,初步打造了100余亩的萧山区稻虾共养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与恩施利川、贵州从江、四川康定等地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旅游市场拓展,新建“礼好康定馆”多个帮扶产品专柜,运用供销市集、志愿者服务、爱心消费等多种方式,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千万元。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