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未改 “浙”里寻知章
更新时间:2020-07-30 10:31:57 内容来源:
许多人第一次了解贺知章,大概是因为他的一首千古绝句《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切而又复杂的情感,道出了无数游子的乡思与客情。
对于贺知章而言,最相思的地方莫过于故乡。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在浙江萧山湘湖南岸的文笔峰下。几十年后,在湘湖之畔,已过而立之年的贺知章带着家乡的文气风流和族人们的期望,启程远赴洛阳赶考。站在船头迎着微风,贺知章曾吟诗一首:“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当时,他未曾想到,诗中所蕴含的淡淡的乡愁,将在之后的五十年里不断积聚,成为他魂牵梦绕的回忆。
少小离家,八十始归,行路踟蹰,鬓发苍苍。虽然乡音未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却引得乡里的孩子们纷纷发问:你从哪里而来?此情此景之下,怀抱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才愈发打动人心。
如今,这一份乡愁在湘湖边得以重现。日前,演员李霆和30余位来自萧山蜀山街道的群众一起演绎了当年贺知章赶考、乡亲们送行的场面,也由此拉开了大型文艺专题片《浙东唐诗之路·诗狂贺知章》的拍摄序幕。
首场戏拍摄剧照
《浙东唐诗之路·诗狂贺知章》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萧山区委宣传部和萧山蜀山街道联合摄制,其中还原贺知章一生的实景演绎部分由导演苏舟执导,演员李霆以及浙江话剧院蒋宁等出演,同时摄制组还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等诗词评论人解读点评。该片以唐朝诗人贺知章贯穿全片,采用纪实拍摄、故事演绎和名家解读唐诗的手法,还原盛唐文坛泰斗贺知章从“四明狂客”到归隐故里的波澜人生,探寻他诗歌中蕴藏的文学世界和盛唐气象。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苍茫历史烟云中,浙东唐诗之路上,留下过足迹的诗人有许多,为什么拍摄贺知章?该片制片人、编剧刘臻说:“贺知章是浙东唐诗之路上重要的本土诗人,而他的家乡可以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起地。”如今,以知章村为起点,来演绎、讲述贺知章的故事,意义深远。
贺知章就像一个火把,照亮了浙东唐诗之路。以李白为例,贺知章年长李白42岁,李白刚到长安时,贺知章声名已显,在朝廷任职。可他却不以世俗的地位尊卑为念,读完《蜀道难》后曾感叹道:“子,谪仙人也!”此后更是以金龟换酒,一同开怀畅饮。对李白来说,贺知章是位率性真诚的忘年交。因此,当贺知章归乡后,李白漫游浙东之时还专程前往老宅拜访贺知章,可惜当时他已作古。李白感念他的知遇之情,写下诗句《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正如蒙曼教授说过,“贺知章回到故乡后,这里就有了一个文化中心,就吸引了更多名家来这儿。”
可以说,贺知章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人物IP。而当下,这部大型文艺专题片就是要通过影像表现,描摹人物、讲故事、品唐诗,让他重放光彩。
“贺知章就像一个老顽童,逗趣又正直。”站在湘湖边,饰演贺知章的演员李霆感叹道。为了扮演好青年、中年及老年时期的贺知章,他翻阅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贺知章始终以豁达超然对待自己整个人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他。正如在长安时,贺知章会和“草圣”张旭喝得酩酊大醉,朦胧之间,在店家某处白净的墙壁上挥毫泼墨,这种肆意自由的态度贯穿了他的一生。
或许,这也正是后世文人纷纷怀念贺知章的原因。在他的诗句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位盛唐诗人对苦难、烦恼有任何抱怨和倾诉,他虽是“四明狂客”,却仍温柔可亲。作为官员,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盛世与动荡,却依旧光明磊落,豪爽率真,始终乐于提携后进。
有人说,贺知章对待人生的态度,正源于他的家乡湘湖,这一片灵秀山水给他的心灵打上了许多精神烙印。是啊,于贺知章而言,家乡是他的终身羁绊,是心灵归宿。如今,这片见证他出生、成长乃至老去的土地,就位于湘湖之畔的蜀山街道,其村庄被命名为“知章村”。
岁月轮转,漫步知章村,我们早已看不到当年贺知章居住过的贺家园的面貌,却依然能在这里寻访到与他有关的古迹和相关传说。我们惊喜地看到,在村里,知章文化已深入人心。村民们张口就能吟诵一两句“老乡”贺知章的代表诗作,而贺知章所代表的潇洒疏朗、宏阔大度的形象,以及他一以贯之的勤学重孝、情系家乡等精神文化,也正不断融入到故里老百姓的精神血脉中,甚至形成了蜀山乃至萧山的城市文脉。
当下,萧山区蜀山街道正以打造“文化源起地、创新实践地、美丽宜居城、幸福未来城”为奋斗目标,全面启动“知章故里·浙东唐诗之路源起地”的文化建设。未来,知章村将重建贺知章早年生活、学习的古建筑,并将古建筑与现存的思家桥、百步寺、文笔峰等串联起来,开启一条人文历史旅游线路,助力浙江“大花园建设”。
回望长安,梦想盛唐,当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仍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具有诗人、书法家、宫廷文人等多重身份的贺知章,以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符号。而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拍摄《浙东唐诗之路·诗狂贺知章》,诵读他的诗歌,品味他的人生,还原他的一生,也是为了体会他的品行、他的诗心,用诗人的生命品格滋养今人的生命质地,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创造今天的文化盛世。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