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抓“一窗”、与时俱进促改革--以“一窗通办”改革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新变革
更新时间:2020-12-31 14:55:25 内容来源:
摘要:“一窗通办”是今后公安政务服务窗口改革的方向,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展示“重要窗口”头雁风采的现实要求、更是打破部门利益藩篱的自我革命。围绕这一努力方向,萧山公安通过基层窗口布点、硬件设备改造、网办中心建设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发现存在着数据壁垒、资源共享不够、办理效果不佳等问题,需要落实完善机制建设、加强硬件支持、提升业务素质等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改革不动摇,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改革成果,努力让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最鲜明标识。对标新任务新要求,今年6月份,市局开始了“一窗通办”改革,作为市局试点单位,分局围绕市局提出的“窗口中的窗口、标杆中的标杆”这一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力推动“一窗通办”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奋力攻坚克难,不断推动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升级增效。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测试系统流程。改革之初,分局承担着“一窗通办”改革户籍事项测试工作,户籍事项总共48项,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每一个事项遇到具体问题又会出现多种情形,仅人才引进事项1项经过排列组合就有1000余种情形。分局在2周的测试期间,共完成3086种情形的测试工作,优化了168个问题。在完成户籍事项测试后,又继续开展治安、交警、出入境等业务事项的测试工作,经过2个多月,完成了全警种、全事项实测。
(二)完善基础建设。为支撑“一窗通办”,分局专门建设启用网办中心,整合户籍、出入境、交警、行政审批等警力入驻,开展实体化运作,发挥“大脑”作用。对区行政服务中心、23个派出所、7个交警中队、车管所共32个窗口单位开展“一窗通办”改造,形成覆盖全区的“15分钟办事圈”布局。
(三)提升工作能力。考虑到萧山区域面积大、窗口多的实际,分局将窗口单位划为东、西、中三个区域,每天安排警种赴窗口开展定向指导。坚持以、实用为主,落实系统演练和查漏补缺,同时为保证办件质量,对窗口开展定时巡查,及时落实引导、调配等工作。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了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坚持功能整合,通过 “一窗通办”,只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高拍仪,就实现了线下公安业务的标准化、无差别受理。聚焦政务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趋势,开展多维宣传,利用政务服务2.0平台,引导办事群众走线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让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办理途径,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二)实现了前端后台全线打通。坚持机制先行,一方面,积极对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推进“网办中心”建设,在短时间内落实了专用场地和后台审批警种警力,为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完善响应机制,制定网办中心定期会商、巡查等制度,组建前端、后台响应钉钉群,打造了一呼百应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前后端的全线打通,建立了前端全科式受理、网办中心后台全科式办理、窗口分层分级出件的闭环式运转模式。
(三)实现了全科专科齐头并进。坚持便民利民,在全区32个窗口单位都设置了“一窗通办”专窗;同时考虑到部分即办事项原途径更便利的实际,保留了部分专科窗口,实行全科、专科并行。此外,还根据萧山实际和不同业务,设置多种出件模式,在出入境业务上,设置一心两翼出件模式,即一个中心和东南两个派出所出件点;在车管业务上,设置全域出件模式,所有基层窗口均可出件;在户籍业务上,在原先属地派出所均可出件的基础上,增设中心全科式办理出件功能,方便群众就近办。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局作为试点单位,在前期推进中,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攻坚,改革工作落地迅速,成效明显,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仍有畏难情绪,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分局办件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一,按照工作要求,目前我们对系统的使用,应该是从实测向实用转变,因为窗口单位只有多用、多测2.0系统,才能发现问题、补齐短板,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有部分窗口人员对通办系统操作不熟练,平常不愿用,思想上还有畏难情绪。同时由于分局各个窗口单位业务分布不均匀,虽然全局所有窗口都是上线同样的事项,但是相对来说,派出所窗口办理2.0业务较多,对平台较为熟悉,交警中队窗口目前真正去办理跨警种业务的人确实也较少,业务水平相对不足。
二是办事大厅的规范设置还需提升。按照市局“一窗通办”改革方案要求,有条件的大厅,需划分咨询引导区、综合受理区、后台审批区、统一出件区和网上办理区。分局有些派出所大厅由于受到场地面积和办事流量等因素的限制,确实目前无法或者说无必要设置这么多的区域,但是有些具备条件的派出所还是需要设置相应的区域,譬如咨询引导和出件区域,但是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设置了相应的功能区块,整体设置有待提升。
三是系统功能还待进一步完善。目前2.0系统功能还不是很成熟,部分接口数据不够稳定,共享数据不够全面准确。虽然目前2.0平台与各个内网业务系统都已打通,但是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优化,比如存在材料缺失、材料审核图片不清晰等情况,且技术问题需有上级业务部门和多家技术公司共同查找问题优化,优化速度不是很快,体验感不够强。
四、下阶段打算
通过“一窗通办”改革,有效整合了资源、缩减了材料、方便了群众,优化了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永远在路上,必须根据工作的发展变化、群众的需求变化、社会的改革变化,加倍努力、不断创新。下阶段,我们将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服务,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分局将始终坚持民意导向,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出更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创新举措。如交警窗口的排队人数也总是多于派出所窗口,在同一个单位,不同窗口的排队情况差别很大,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高。我们窗口改造的方向就是要将交警违法处理、车管、户籍业务等整合到一起,实现派出所、交警中队窗口的全科式办理,并根据窗口业务量的历史数据,合理配置窗口数量,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便利。
二是持续攻坚,进一步深化业务流程的再造。通过“一窗通办”改革,将以前简单的线下窗口物理整合,产生以政务服务2.0平台为依托,线上赋能线下、线下反哺线上的互交模式,方便群众,减负基层。要全面推动大数据支撑下的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一方面,要争取政策支持,拓展“不用办”、“网上办”事项的种类,让群众不用跑就能办;另一方面,要争取上级部门打通整合系统、网络,切实为窗口工作人员减负增效。
三是创新发展,进一步撬动公安工作的变革。分局将紧紧围绕“八大行动”“六大工程”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一流、争先进位,把“一窗通办”理念融入公安工作,依托全区深化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探索平安村(社)创建的在线化,发动基层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构建数字化条件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撬动公安改革,实现提质增效。
作者: 编辑:熊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