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0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改一种习俗方式,提一代文明素养——闻堰推行移风易俗的研究与探索

更新时间:2020-12-31 13:30:53    内容来源:   

丧葬习俗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与传统孝道传统、家族情感有着密切关系。经过千年演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传统丧葬习俗中请道士做法、和尚念经、请乐队弹唱等活动被越来越多人诟病,“厚葬薄养”“大摆筵席”体现不出孝道,更是增添个人家庭经济负担,而“高音喇叭”“烧纸钱”等形式所产生的噪音污染、消防隐患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困扰。

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心工作,也是当前美丽萧山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群众呼吁移风易俗、文明办丧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告别陋习,树立科学的生死观、孝道观,破除迷信,杜绝攀比心理,以肃穆、环保、节约的文明方式缅怀先者是理智、科学、有益的选择。

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在推进过程中是否有可复制的经验?这是当前一个时期,基层治理的一个课题。

2019年,萧山区发出移风易俗相关倡议,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外放,要求各社区、居民文明办丧,倡导居民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但是,白事扰民的现象仍屡禁不止,移风易俗工作受到顽固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白事操办的陋习变革仍面临诸多困难。

2020年,闻堰街道作为全区试点,紧抓疫情防控、迎亚运·树新风等动员群众契机,在全街道发出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倡议书,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厚养俭葬”工作,以期扎实提升文明素养,夯实文明根基,同时也破除人情、面子等旧习阻碍,让文明殡葬的新风正气树起来。

本课题以闻堰街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推行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的工作方法,以小带大、以点带面,提炼闻堰经验,找到有效做法和亮点工作,着力探索“迎亚运,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背景下,基层政府如何破解当前白事操办领域不良风俗、陋习恶习,更好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工作,为萧山各镇街及周边地区推广该项工作提供借鉴参考,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当前闻堰街道白事操办中的陋习

(一)闻堰街道基本情况

闻堰街道地处杭州市萧山区西部,濒临钱塘江与富春江、浦阳江的三江汇合处,西至钱塘江,东靠西湖的姊妹湖—湘湖,北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接壤,南与义桥镇接壤,并与杭州市本西湖区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良好,历史上素有“三江活码头”之称。街道区域面积23.6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约10万,其中,户籍人口3.7万,与城厢街道同属萧山中心地带,居民生活习俗是正宗的萧山传弘,与萧山东片和南片略有区别。

 

(二)闻堰街道白事操办习俗习惯

闻堰丧葬礼俗一般有以下步骤:

1.临终。病人或年老者在弥留之际,将其移于家中待终,家属和在近地的亲属必须到场送终;

2.报丧。人死后,即为死者梳洗、穿寿衣,系九龙带、招魂袋,并把遗体移入孝堂,是夜,设灵堂,请和尚道士做法事,为死者超度亡灵,家人披麻戴孝。以上安排好后就要报丧了,派人或发函电将死讯告知亲友,先从亡者最亲近、最显贵的眷属做起。比如舅父、姨夫,然后是姑夫等老亲旧眷,长辈之后是平辈,接着是晚辈和其他的同事朋友等。

3.接待。报丧之后,老亲旧眷和同事朋友们就陆续来到家中吊孝。这时,就要安排自己比较熟识的亲属或朋友,帮忙接待客人。接待期间,要有专人负责发放接待物品(如烟、茶等),以免怠慢客人。有的客人离家较远的,还要安排好食宿。

4.计划和安排。等重要亲属来了之后,就要商量以后出殡和安葬的事情。在批算亡者的八字之后,可确定出殡、入葬的具体时间和其它事宜等。随后,要联系殡仪馆,约好时间、地点和车型等事宜,还要确定好出殡当天所使用的其它车辆及相关事宜等。再一件事即是联系好出殡当天宴客的酒席及相关事宜等,搭帐篷,设酒席,安排亲朋好友们用餐,答谢诸位。

5.火化。到达殡仪馆,如果开追悼会,可在殡仪馆礼仪人员的安排下进行。如果不开追悼会,即可直接进入火化车间进行火化。

6.出丧。幡幛引路,沿路鸣锣烧纸(现改用放鞭炮)。

7.安葬。到达墓地之后,先与陵园办公室联系。让其工作人员准备好工具等,前往墓穴。然后有孝子们手捧亡者的遗像、骨灰、供品、冥品等,与亲友们一起前往墓穴。立好墓碑。完毕之后,摆上供品,上香,燃烧冥品,燃放鞭炮,吹奏乐器。这时还是从长子开始,亲友们依次三叩首。礼毕,收拾好,到焚化炉燃烧大量的冥品、亡者生前的衣物等。汽车上的花圈、挽联,车前的白花等,均要焚烧掉。

8.做七。死后第7日起至49天,每隔7天一祭,请道士吹敲,俗称做七;死后百日祭坟,念佛,称作百日;至周年再祭,称作周年,以后还有三周年、十周年,以及每隔10年做一次周年纪念,称作阴寿。

解放后上述各项有所简化,特别是“文革”以后,有些以开追悼会代替吊孝,用遗像代替木主牌位,亲朋好友以送花圈祭奠,用戴黑纱代替披麻戴孝。1998年9月20日起实行火葬,尸体送火葬场火化时用汽车、面包车送葬。但近年来仍有把火化的骨灰进行土葬的情况发生,为死者做道场曾消失几十年,近几年又有恢复。

 

(三)、白事操办中存在的陋习现象

1.治丧费用过高。治丧期间,丧属在酒席、用工等方面花费较大。一些亲朋较多、治丧期较长的家庭,仅在酒席上就要开支十几万元。加上抬材、乐队等方面人员稀缺,市场价未明确限定,用工费用普遍上涨。同时,受攀比之风的影响,孝道观念的曲解,导致丧者家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开支浪费,造成了精神和财力的负担。

2.花圈数量过多。受人情习俗的影响,送花圈花篮的现象逐年增多,有些丧户收到的花圈花篮等数量多达数百个,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还助长了群众间相互攀比的倾向。

3.丧事旧俗过繁。治丧期间,普遍存在念佛诵经、鸣锣开道、鼓乐吹打等丧葬习俗。民间宗教人员驻点念佛唱诗,时间长、程序多,既让丧户感到筋疲力尽,又扰乱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出殡队伍漫游撒纸钱、奏宗教曲目等,直接影响了市容村貌和交通出行。

 

(四)操办白事陋习的不良影响

1.噪音扰民。治丧期间,普遍存在念佛诵经、鸣锣开道、鼓乐吹打、燃放烟花爆竹等丧葬习俗,高音喇叭经常一响就是一整天,一些治丧户在半夜或者凌晨燃放烟花爆竹,严重扰乱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了居民休息。

2.搭棚占道。人行道上搭建钢架灵堂办理丧事,摆设的花圈、桌椅占满了小区门口的街道,居民开车进出小区非常不方便,影响了其他居民日常出行。

3.污染环境。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粉尘、纸屑污染,大办酒席带来的污水、厨余垃圾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卫生。

4.安全隐患。在小区居民楼焚烧大型纸货,存在严重消防和人生安全隐患,各地已发生多起因焚烧迷信用品而引发的火灾事件。

5.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造成严重铺张浪费。

 

二、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的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闻堰街道紧紧围绕上级部门要求,全面落实“迎亚运•树新风•除陋习”工作,以“文化筑堰”行动为抓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整治工作,文明根基不断夯实,文明新风处处荡漾。主要做法如下:

1. 改陋习,老虎洞村先行试水白事简办。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村庄实行隔离管控,老虎洞村借机倡议全村村民白事简办。在微信网格群弘扬“厚养俭葬”、实施白事简办一事递交村民票决,结果支持率高达99.2%。制定《老虎洞村移风易俗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估办丧规定。白事户主必须到村委报备白事具体流程,确保流程符合要求后签订“白事简办”承诺书,村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全过程监督,并进行事后评估。

为了保证实施细则的权威性,老虎洞村还制定了奖惩措施。对白事全程符合规定的户视情况评选“五福临门”年度正能量福星,并在“五福临门”曝光台和“今日老虎洞”村报表彰;无视规定,大操大办,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据村规民约,取消“五福临门”正能量福牌一年;停发该户红利、福利五年;经劝阻无效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

2. 搞先试,闻堰街道发起“移风易俗文明殡葬 三倡三禁树新风”倡议。

三倡:倡导厚养俭葬。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生前尽孝,逝后文明殡葬,树立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的良好风尚。倡导丧事简办。树立节俭意识,倡导简朴治丧,治丧时间不超过3天,对送殡车、人数合理限制。倡导文明祭祀。倡导网络、鲜花、植树等文明祭祀活动,以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三禁:禁噪音扰民。杜绝道士、和尚、乐队等进入村(社)吹打念唱。禁燃烟花爆竹。治丧或祭祀期,在禁燃区域禁燃放烟花爆竹。禁迷信活动。禁无证或超范围售卖丧葬用品,禁公共场所焚烧迷信用品,禁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敛财行为。

3.抓落实,全面推行《萧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 文明殡葬”的通告》。

引导市民遵守“四个严禁”“六个严控”。“四个严禁”:(1)严禁噪音扰民。严禁“民间道士”、“老相公”、假僧假道、殡葬乐队在治丧或祭祀期间吹打弹唱,噪音扰民;严禁在治丧或祭祀期间使用高音喇叭、麦克风、长号等高分贝扩音设备。(2)严禁非法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治丧或祭扫期间在禁燃区域燃放烟花爆竹。(3)严禁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严禁无证照经营丧葬用品或超范围售卖纸人、纸马、纸车、纸扎别墅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严禁在公共场所“点灯”、焚烧大型纸人、纸家具等封建迷信用品和丧者物品;严禁假僧假道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借机敛财。(4)严禁占用公共场地搭棚祭奠。严禁在广场、道路、学校、住宅小区等公共场地搭建灵堂灵棚。“六个严控”:(1)严控丧事殡期。操办丧事原则上不超过3天,不在“做七”“周年”“阴寿”等做法事。(2)严控治丧场所。原则上必须在区殡仪馆、镇街集中治丧点或村社移风易俗馆内办理丧事活动。(3)严控送殡车人。从严控制火化出殡车辆、人数,往返殡仪馆车辆原则上不超过5辆(有中巴或大巴限3辆),进入殡仪馆丧属不超过30人(无相关人员不得进入)。(4)严控礼俗标准。治丧力求节俭,严格制定并按照乡规民约执行。(5)严控花圈数量。除逝者生前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外,其他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村社一律不得以单位名义赠送花圈。(6)严控遗体送别仪式规模。遗体送别仪式力求节约简朴,原则上不超过100人。

(二)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的经验做法总结

1.统筹安排,布好全域联动“一张网”

始终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建立领导小组。街道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宣传组、整治组,统筹部署移风易俗工作,精心部署,层层推进。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街道实际,制订《闻堰街道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推进文明殡葬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宣传发动、百日整治、巩固提升三大阶段,倒排时间节点,明晰整改路径。三是建立规章制度。落实落细工作例会、信息报送、联合整治等3项常规制度,形成“信息预判、例会商议、整治压实”闭环管理模式。坚持制度下沉、力量下沉,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社工作考核目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先行先试,下好移风易俗“先手棋”

街道将老虎洞村作为先行先试样板,借助基层治理优势,不断推陈出新,总结移风易俗经验成效,将其在街道范围推广。一是率先制定标准抓导向。今年2月,老虎洞村在全区率先倡导树立“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制定并通过《老虎洞村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二是率先组建队伍抓规范。该村组建一支18人的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队伍,成员为村民代表、党员、村民小组长等,村里人家每逢红白喜事,理事会都会派出一名成员上门,根据参考标准的要求,加以指导监督。三是率先形成考核抓实效。坚持将“四个”严禁和“六个”严控纳入村规民约,做到先事前报备村委,签订承诺书,再派专人事中监督、及时跟进,最后事后评估并将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公开公正、自助自治”。同时将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新风尚作为该村“五福临门”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采取奖惩措施,与村级经济利益挂钩。目前,街道结合该村治理经验与方式,进行提炼改进并在全街道试行推广与参考,取得良好效果。

3.创新宣传,树立破旧立新“风向标”

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推进,灵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一是开好大会、释放声音。街道于3月23日召开“移风易俗 文明殡葬”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专题宣传会议,5月13日召开“迎亚运,树新风暨深化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工作推进会”,宣传队伍与阵地实现街道13个村社全覆盖,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专题宣传、入脑入心。3月19日开始,利用微信网络发布“三禁三倡”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总点击量超1万人次,支持率达98%,充分利用各村社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等阵地,累计张贴宣传海报500余张,发放宣传册25000余份。三是举办活动、全民参与。借助“五一”等节假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讲座、云课堂、微视频等活动60余场,为居民讲解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理念。开展“移风易俗我带头”、“移风易俗创示范”、“移风易俗入万家”等三大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居民破除陋习、崇尚新风。每季度各村社通过发布移风易俗红黑榜,推广典型,曝光落后,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4.堵疏结合,打出查改整治“组合拳”

坚持共享共治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对标跟进。一是开展百日专项整治。深化部门联动,由街道相关科室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督所、城管中队等部门协调处置与配合,开展噪音扰民、烟花爆竹、殡葬用品市场、殡葬从业人员等四项整治执法。对殡葬从业人员进行约谈,共约谈25人。二是开展群众代表督察。区人大代表和街道居民议事代表对长安村、黄山村过渡房移风易俗推进情况及丧葬用品市场等进行督查,专题召开座谈会2次,收集意见建议27条,并做好任务分解落实。三是规范服务管理。优化整合资源,由街道卫生院、村社民政助理员、殡葬和公墓管理员组建服务小组,开展网上预约,实现集成服务,进一步规范建设各村治丧点,完善制度建设,落实专人管理。

(三)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成效

经过闻堰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倡树节俭之风,白事花费普遍降低,大操大办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也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长安村村民赵某家中老人去世,长辈本想按照原本习俗大操大办,在赵某的劝说下,均同意按照“移风易俗”规定,简办丧事。在举行白事之前,赵某主动向村里申报,严格按照“移风易俗”的规定来操办,该举动还得到了邻居们的大力支持,其对该村及周边村社的“移风易俗”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湘湖南苑社区有位老人去世,家里人也主动找社区进行报备,并自愿按照倡议书标准执行,一切从简。湘湖南苑社区负责殡葬工作的徐汉儿说:“抛开面子,抓住孝顺的里子,不仅节约了时间精力金钱,老百姓办事也更有底气了,他们也成为了这项改革的最终受益者。”老虎洞村一村民也表示,“孝敬父母就要在父母健在时去做,不要等到父母过世了,再去大操大办,那样的做法不是真心的尽孝。”

自今年3月推行至今,闻堰街道移风易俗工作初见成效,真正将一件民生工作做到了“零投诉”,百姓拥护呼声高涨。移风易俗有力遏制了厚葬薄养、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也有效遏制了噪音扰民、搭棚占道、环境污染等邻里纠纷问题。“移风易俗 厚养薄葬”理念逐渐深入民心,闻堰居民既“尽”了孝道,又“省”了花费,“富”了文明。

 

三、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一)部门联动执法过程问题。

根据《萧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 文明殡葬”的通告》的要求,具体执法工作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公安局、民政局、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八个部门联合执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执法标准不明确。如使用高音喇叭吹拉弹唱,没有明确的标准,高于多少分贝造成扰民,使得相关部门无法明确执法。二是相关执法标准存在漏洞。如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在禁燃区域内,公安部门可按相关条例进行制止、处罚,但在非禁燃区域内,公安部门无执法依据,只能作劝告,约束性低。三是部门间存在工作上的推诿。联合执法多数由具体执法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的执法行为。但部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执法职责边界模糊不清,导致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在联合执法中不较真碰硬,互相推诿扯皮,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联合执法质效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周边镇街政策不统一导致部分工作难开展。

比如在《萧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 文明殡葬”的通告》中,闻堰街道作为中心镇街,在实施范围内,而与闻堰接壤的义桥镇只是参照执行,在具体工作中,闻堰虽无殡葬用品店铺,且不存在锡箔纸行业,但老百姓依旧可以在附近的义桥镇,滨江区的浦沿街道一带买到银锭元宝和纸货,导致了焚烧大型纸人、纸家具等封建迷信用品的现象仍有存在。政策执行的不统一,导致移风易俗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三)政策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居民持观望态度,认为移风易俗政策可能持续不了很久,只是一时兴起,不会持久,认为有些细则不必完完全全执行,这对政策的落实具有一定阻碍性。移风易俗是一件要长期进行的工作,要耐心引导、循序渐进,但是如果为了绩效考核,而将一件长期工作一刀切,简单粗暴地推行,恐怕会适得其反,引起反弹,甚至变本加厉,因此,需要像推行火葬政策一样,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四)意识形态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老百姓思维的转变、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循序渐进地宣传教育、公民自律、法规完善、机制健全。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相关的宣传引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闻堰街道推进移风易俗的路径思考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推行,还要长期坚持防止不良习俗反弹回潮,这就需要基层政府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人力财力物力的准备,积极行动、克难攻坚。本文通过对闻堰街道推行移风易俗工作的研究,认为移风易俗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基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成立镇街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统筹推进该项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同时,要强化党建引领,整合社会力量,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引导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形成文明新风尚。

(一)强化示范带动引领,加强组织统筹领导。

1.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统筹组织领导。移风易俗工作的推动关键在基层党委政府,基层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下设专项组,统筹部署移风易俗工作,层层推进。

2.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在群众心中,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党员干部崇尚简朴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就会引导务实节俭之风;党员干部积极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就会引领文明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践行者、监督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3.加大监督管理,形成制度约束。在推行过程中引入监督机制,加大对党员干部不文明操办白事行为的监督,将抵制大操大办纳入常态化、制度化管理,通过纪委明察暗访、不定期巡查等形式,加大对党员干部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的查处力度,同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通道,建立健全“专项监督+社会举报”常态管理机制,形成遏制大操大办新格局。

(二)整合社会力量,推进移风易俗。

面对基层政府在白事操办方面没有执法权、无法行政强制干预的现状,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适时引入社会力量,激发民间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建立缓冲地带,侧面引导群众推进移风易俗。

1.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引导作用。“村规民约”既是放权于民,又是转变村民观念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主动监督,让移风易俗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落实性。因此,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等,制定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标准,让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2.发挥乡贤力量,引领移风易俗。乡贤在村庄中具有较高的声望和权威,其在移风易俗中积极参与劝导,能教化乡民和重塑乡风。集聚乡贤力量、用好乡贤资源,发挥乡贤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规范行为、扬善抑恶等方面的优势,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途径。

3.探索建立奖励机制,调动践行积极性。探索建立正面激励机制,对于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特别是移风易俗工作方面作出表率的家庭、先进个人可以给予相应奖励。可以借鉴老虎洞村等地方,将移风易俗工作与农户年底红利福利挂钩,让有德者有得,进一步调动群众践行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三)探索丧事操办规范化路径

针对当前白事操办领域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可探索更为规范化的操办路径,引导广大群众在转变的观念的同时,转变行事作风。

1.设立集中治丧点,引导市民集中治丧。通过设立集中治丧点,引导市民集中治丧,禁止违规占用街道、人行道、公共场所搭设灵棚,打扰市民正常生活,可以有效遏制这些不文明治丧行为,不仅解决了小区住户没有地方操办丧事的困扰,也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受干扰,更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因此,集中治丧将是未来白事操办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基层政府可以统筹规划,多点布局,设立便民的集中治丧点,引导市民集中治丧。

2.倡导农村佛事活动规范化,倡导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指定地点从事活动。在自建房、小区等非宗教活动场所举行的丧事祭祀非法佛事道场活动,与移风易俗要求、社会文明格格不入。为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移风易俗,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诸稳定,下阶段,基层政府可以加强对佛事道场活动的管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提倡城乡范围内所有丧事祭祀过程中的佛事道场活动必须在合法宗教场所举行严禁在社区、小区、自建房内进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厚养薄葬、崇尚文明、勤俭节约、氏碳生活的观念,形成依法、文明、节俭办丧的社会风尚。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百姓自觉性。

改变百姓思维观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移风易俗工作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环,只有老百姓的思维观念转变了,文明素养提高了,移风易俗工作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百姓自觉。

1.抓好阵地建设,唱响移风易俗主旋律。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新建、改扩建文化阵地,使家风家训馆、文化活动广场等成为基层移风易俗宣传弘扬的主阵地。同时,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类重要传统民俗节日,发挥文化阵地主作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传播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掀起移风易俗热潮。

2.移风易俗进校园,强化学校教育。以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是治本之策,要把移风易俗知识融入课堂,通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品格和文明习惯,践行勤俭节约、践行移风易俗、做移风易俗的传播使者,做移风易俗的小小动员者。

(五)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建

1.开展典型带路,发挥示范引领。从群众身边发现、挖掘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新风尚,把先进典型引领作为移风易俗的着力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平台宣传推广典型事迹,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

2.加大村社考核力度。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社年度工作考核,凡是在教育、劝阻、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等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将在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通过考核,提高村社对移风易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主动作为。

 


作者:  编辑:周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