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0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把握时代关键词,开启发展新征程

更新时间:2020-12-31 13:15:05    内容来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关键的发展节点、重要的历史关卡上召开的具有指向性、全局性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刻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出发的交汇之期,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愿景步入收官之际,必须牢牢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关键词,开启“十四五”时期的新征程。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

党的领导是过去一切成绩的基础。新的发展起点,来自于过去长期以来的筹谋与奠基。“十三五”时期的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建设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成绩斐然,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防控新冠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系列重大胜利,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合力攻坚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民的力量的充分彰显,更是新发展阶段的坚实基础和铺垫。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节点上回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十三五”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持续发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这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成果,也是未来完善建设的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这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描绘新的发展蓝图,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作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锁定时代坐标为基础

锁定时代坐标是清晰研判当前形势的要求。及时对所处发展阶段作出准确的分析研判,从而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战略支持,是党在长期的治国理政经验中总结出的重要政治智慧。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绩突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国际政治形势在变局中加速演变,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过去五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关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跨越。只有清晰认知当前形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锁定时代坐标是合理制定阶段目标的前提。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必须结合当前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任务,实现稳中有进、行稳致远。一是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状态,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二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逐步高收入国家行列。三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四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疏导,社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引领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长期探索验证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新常态理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挑战、新时期应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主要应对措施。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条件提供了基本的遵循。目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已清、发展路径已明,这是党在长期的探索中积淀的智慧结晶,是引领未来发展路径的行动纲领。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发展中的问题仍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指南,是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着力点的先导。必须紧紧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促进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把“创新”理念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理念维护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绿色”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问题;以“开放”理念扩大改革成果,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理念推进共同富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着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构建全新格局为核心

构建全新发展格局是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这是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大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供给和需求对经济循环具有主要的支撑作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构建全新发展格局是意义深远的战略谋划。必须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深入开展构建全新发展格局的各项推进工作,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也要抓住着力点。要站稳扩大内需的发力基点,坚持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同时利用好国际市场资源,优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形成世界引资强力磁场,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这是有利于我国自身发展的良策,也是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助推器。

 


作者:  编辑:周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