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0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关于当前宗教问题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0-12-31 13:13:43    内容来源:   

宗教工作既是党的工作,又是全社会的工作,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和共识才能抓好,抓出成效。当前,我街道宗教现状总体比较平稳,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宗教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问题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加强宗教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政策,使宗教工作真正走上适应中国化方向轨道。

一、当前我街道宗教的基本概况和突出问题

我们靖江街道区域规模不大,宗教场所数量相对不多,总体情况比较平稳。目前共有宗教场所19个,其中:

天主教堂1个(靖南村),基督教堂9个(甘露村、义南村、和顺村、靖南村、黎明社区、靖安社区各1个,靖港村3个)。据统计,靖江籍共有信教群众2254人(其中天主教122人,基督教2132人),占街道总常住人口的5.7%。

佛道教场所9个。其中固定场所2个(甘露村甘露庵、义南村包公殿);保留场所3个(靖南村靖江殿、协谊村东岳庙、花神庙社区花神庙);民间信仰场所4个(东桥村太平庵、靖东村东圣寺、靖东村临济庵、甘露村张神殿)。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部分宗教场所房屋破旧,潜在隐患较多;二是宗教场所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管理能力不强;三是个别天主教、基督教场所在接受管理上不够配合;四是民主管理水平相对不高。

二、主要原因

一是重视程度和管理力量欠缺。从主管部门及主管干部的管理、引导力度上看,重视程度不高、主动性不强。客观上由于信仰上的差别化,许多干部包括宗教干部不愿与宗教人士打交通,更谈不上做朋友;对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理解也不透彻,认识上也有偏差,对宗教活动合法、非法界限分不清。特别是我们基层,具体在做宗教工作的只有一名统战干事(且宣传干事和统战干事为一人兼双职),在精力上难以顾及;到了村(社区)一级,一般由分管着七八条线以上的统战委员分管,宗教工作仅仅是一小部分。

二是信教人员的年龄偏大。一般以六十岁以上的人居多,佛道教尤其突出。这些人在生活中接触社会环境层次多、范围广,对宗教问题谈论触及的机会也较多。有的认为,信教之后可得到神的庇护,信神能得到拯救。在受到劝导之后,思想观念容易发生动摇。

三是信教人员的身份不高。一般以农民、无业人员、经商者信徒占多。在受到亲朋好友和非法传教人员的游说后,为了实现寻求神的保佑的愿望,而接受了传教人员的“教悔”,加入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生活中。

四是思想意识定力不强。广大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还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精神空虚,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生活中产生信仰危机。当宗教信仰能填充精神世界的空虚时,他们便盲目走入了神学的殿堂。

五是社会力量推波助澜。一些有钱人对社会弱势援助无动于衷,且对宗教活动情有独钟。个别个私老板热衷于捐助、资助宗教场所筹划改建扩建场地,为宗教场所大兴土木积累了资本和底气。

六是政策因素心存顾虑。由于历史上因国家政策及宗教自身原因等,政府对宗教活动有过多次交锋与整治,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在服从政府管理上不是那么乐意接受。如2015年十字架上改下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使得至今在配合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障碍;又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聚会点“五进”工作,存在不让进、不配合,已经上墙又被摘下来等不和谐现象。

三、新时代宗教工作适应中国化方向的初浅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了根本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宗教工作实践、解决宗教领域问题的水平,切实做好新时代的农村宗教工作。

(一)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宗教要“导”的重要主张,为我们科学看待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对待宗教,正确的态度是“导”。“导”体现了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体现了党的一贯主张。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就是通过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等多方面工作,综合施策、辨证施治,真正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导”的根本指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界在政治上形成正向共识,在阐释宗教教义、传承宗教文化、参与公益事业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能一讲宗教信仰自由就对宗教撒手不管,也不能一讲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不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坚持好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

(二)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根本方向,宗教中国化是正确途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宗教界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引导宗教人士和广大信众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遏制境外宗教极端思想影响。

推进宗教中国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作为我们基层,要坚持做好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由街道班子成员、联村(社区)组长、所在村(社区)干部建立“驻堂小组”,与宗教界人士建立结对联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通过加强沟通,建立感情,增进理解,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坚持以法治方式提升宗教规范化水平

要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遵守宪法法律,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是对他们的最大保护,增强他们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同时要调动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加强自身建设,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政策法规,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

近期宗教工作的主要抓手是,要以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考核为载体和突破口,持续有效地抓好宗教场所的爱国爱教、和谐稳定、组织健全、场所规范、活动有序、人员合法、环境整洁、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规范提升,通过建立健全人员、财务、资产、治安、消防、档案及卫生防疫等制度落实和建立学习、会议、消防安全检查等台账,设立宣传公示栏、民主管理人员及承诺书上墙等措施,对照细则实行逐项逐条查漏补缺,以倒逼机制强化规范化工作推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宗教场所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从而推动新时代宗教工作适应中国化方向成为行动自觉。

 

2020.9


作者:  编辑:周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