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0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河上——五美小镇走出“优等生”之路

更新时间:2020-12-31 13:10:11    内容来源:   

“我的家乡在河上,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10月26日,在萧山人大会上,中科大教授瞿坤作为乡贤代表发言。千年古镇,人文河上。永兴河日夜不息,携着一千多年的建镇史,从小镇中间穿流而过,承载了村民们祖祖辈辈的记忆。

如今,河上的变化让客居异地的乡贤们感到震撼,古老的民俗建筑与先进的科技感交融,秀丽的自然风光让村民吃上了“文旅饭”。群众的幸福感是最好的发展指标,近年来,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河上镇从“环境、生活、产业、人文、治理”五方面积极打造“环境友好、古镇宜居、产业创新、文化传承、三治融合”的“五美”小镇。这座古韵流存的千年小镇,成了美丽城镇的发展样板。

人文风光完美交融

依山傍水的河上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金秋时节,驱车沿235国道穿过河上,远处是青山,近处是麦浪,田埂边有供人歇息风雨亭,道路边隔500米就有一个智能化的公厕,高高翘起的檐角和远处村庄的徽派建筑遥相呼应。在环境美的打造上,河上镇贯彻了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小镇进行综合治理,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美丽城镇。

如今,河上镇15个村全部列入区级的美丽乡村提升村计划名录,每个村配套1200-1500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分为三个批次梯队进行整治和建设,前两批次已陆续完成。

河上镇群策群力,全面深化“三改一拆”。对老街沿线建筑进行修缮,坚持修旧如旧,使得“百年官酱园、千年井泉街”得以用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

为打造宜居、美丽、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河上镇还大力推进了美丽公路、河道清理、美丽庭院的建设。对主要道路以及沿线的土地、农田等进行整治提升;纵深推进“五水共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庭院革命、垃圾革命、围墙革命等关键小事。

保护开发并驾齐驱

保护与开发是城镇建设的一体两面,其中尺度的把握直接决定了城镇的品味。

河上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野趣盎然;老街弄纵横交错,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尽显江南水乡韵味。在生活美的引领下,河上镇秉持着“野趣、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共创美丽城镇。

老街的治理和开发是打造“生活美”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让老街上的历史遗存再度散发光芒?如何打造宜居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河上老街?河上镇积极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了老街的华丽蜕变,引入十余家业态项目,包括有诗意满满的绿野书舍、妙趣横生的古镇影院及文创空间美学营造社等,使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与时尚潮流在老街交相辉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河上镇沿河引入了匠人小镇文创市集、咖啡西点、小镇美学馆、戏剧院、水疗中心等多家商业业态,极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消费。

在当地的教育与医疗方面,河上镇与浙大教育科技集团合作办学,同时实施河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项目。

项目人才趁势而上

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纸包装之乡”,如今是高新科技集聚地,河上的支柱产业从纸包装、五金、服装等传统工业变为生物医疗、智能装备等新材料研发企业,上演了现实中的“乾坤大挪移”。

为了高速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河上镇制定《工业园区存量盘活实施方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确保每年有1.5万方左右厂房进入储备库;河上镇与华夏幸福签订《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产业新城PPP项目合作协议》,大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日前,以科百特为首的新材料产业集聚集群,已然成为了河上经济新的发力点。在河上,新注册公司有23家,完成签约项目19个,落地投资额43亿元,开工投资项目12个,总投资31亿元,产业新城PPP项目是激发河上美丽城镇活力的一大创新之举,为产业腾飞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为了产业更好的创新及升级换代,河上镇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招引力度。围绕新材料产业导向,加速集聚顶尖科研机构,通过深化科百特CNAS实验室、接洽杜邦等科研机构,目前已招引科技人才项目5个,引进科技人才12人,申报“5213”人才2名。同时,充分发挥浙大新材料学院萧山研究院的作用,积极对接太库科技,拓宽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和项目孵化渠道,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发展格局。

在产业集群创新与人才引进两架马车的加持下,河上的产业发展迸发出了新的生机。

民俗文旅相得益彰

看得见发展,也要留得住乡愁。在这一点上,河上做得很好。

河上素有“民俗文化之乡”的美誉,至今还保留着国家级非遗龙灯胜会、马灯舞、走高跷、背马纸罗伞等大型民间文化艺术,以及东山年糕节、里都望清明、紫霞河灯节、甄山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每年举办稻田音乐会、民俗文化节、手作市集等大型节庆活动,常态化开展小镇剧场和河上夜市,把国潮、时尚融入传统民俗节庆中。

河上镇大力推行“匠人”小镇的打造,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招引众创空间、美学营造社、雪山春精舍、砚池、桼心堂等10余家文创工作室入驻,为古老的乡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创意集群方面,河上镇积极构建了一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浙江省旅游规划院等组成的高端规划设计团队,作为河上乡村规划设计的智库。

基层治理夯实基础

智能管理正在河上的乡村落地成型。

为了实现自治目标,以支部为导向,河上推进社会组织、乡贤会、网格的党组织建设,引领群众合力共建。着力推动乡村治理全民参与,实现了“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通过“善治河上”的APP,实现了“10+X”村级事项“掌中看、掌中管、掌中督、掌中办”。

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河上镇的“智慧大脑”正在逐步成型。村民的基本情况、村庄的人口流动、村镇事务的公开,悉数显示在这块大大的屏幕上,清晰可查,一目了然。构建了“数字乡村”,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关注村情村务、知晓办事流程、办结服务事项,有效实现基层治理与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

河上镇还积极地推广了“五和众联”模式,围绕“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和德大爱”五大内容,以积分评议制为核心,细化了10条村民通则、30条加分目录、20条扣分目录,把自治、法治、德治等融合在丰富的载体中,让村民在村庄治理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居民的行为和参与等信息都能被“智慧大脑”记录,从而构建清晰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在村民参与决策和治理的过程中,把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落到实处,汇集民力的同时赢得了民心,激发了村民建设家园的内生动力。


作者:  编辑:周圆圆